阿富汗驚現19公尺臥佛遺跡

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 |2008.09.10
3315觀看次
字級

法國考古學家 堅信千年前玄奘記載 開挖巴米揚第3座傳說巨佛 意外發現89尊佛像文物

【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阿富汗政府官員八日宣布,考古學家在中部巴米揚省發現長十九公尺的古代臥佛像遺跡。

阿富汗新聞暨文化部顧問阿夫沙爾八日說,考古學家塔齊領導的團隊在被炸毀的巴米揚大佛遺址三十五公尺東南方開挖,勘察傳說中長三百公尺的巨型臥佛像時,意外發現一尊臥佛像的頸部與右肩,以及八十九尊佛像文物,不過臥佛像出土時已嚴重損毀,另外還有一些錢幣、陶器,這讓考古人員益發對傳說中巨型臥佛抱持希望。

巴米揚省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宗教文化中心,遺存諸多古蹟,例如在今年四月,有考古學家在巴米揚大佛遺址附近洞窟內發現世界最古老的油畫,年代追溯到西元七世紀。

受到戰亂影響,巴米揚省境內許多佛教古蹟遭破壞或掠奪,令世人記憶最深的是二○○ 一年三月,建於西元六世紀的兩尊一千六百年的巴米揚大佛,遭塔利班政權炸毀。

一千四百年前唐僧玄奘大師朝聖印度途中曾造訪阿富汗(梵衍那國),他在《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指出「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這段文字記載的就是兩尊現已被毀的巴米揚立佛。

玄奘大師並目睹一尊長約千尺的臥佛,他記下這段經歷「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臥像。長千餘尺。」這可能是有關臥佛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文字記載。

兩尊巴米揚立佛之間真的還存在一尊體積龐大的臥佛?這是考古界一直未能解開的謎團。

如果巴米揚臥佛真的存在,那就是世界最大的雕像,比遭毀壞的巴米揚立佛大五倍。

有專家懷疑這尊臥佛是否真的存在,畢竟三百公尺長的人造臥佛太巨大了。但是,玄奘大師的其他記述都十分準確,他對巴米揚立佛的描述是高約四十多公尺,與實際的五十四點八公尺高度很接近;另外,印度也曾根據玄奘的記載於一八七六年挖掘出一尊臥佛。這些似乎指向—巴米揚臥佛是真的存在。

為此,法籍阿富汗考古學家札馬亞來‧塔齊,自一九七○年代開始調查巨佛的位置。二○○二年,他帶領四名研究生及當地人來到阿富汗中部高地山谷中,尋找傳說中的第三尊大佛—巴米揚臥佛。

塔齊在巴米揚立佛附近開九個探測坑,最重要的進展是,有七個發現點,出土二十四個用粘土做成的佛首。此外,考古團隊還發現幾道厚重的牆,塔齊相信,這些牆可能是用來保護臥佛的。

隨著塔齊挖掘巨佛的工程,有地質專家臆測,即使這尊世界上最大佛像真的在巴米揚地區找到,很可能已被風化。

阿富汗考古協會會長阿布杜爾 ‧瓦西‧費羅茲說,臥佛只要還埋在地下,至少是安全的,如果將它挖出來,就容易成為掠奪者攻擊目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