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因果經》繪卷為八世紀的作品,是此次展覽中備受矚目的國寶文化財。圖/取自網路
【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奈良市奈良國立博物館即日起舉辦「國寶指定紀念特別展」,展出一百九十件展品,包括日本鎌倉時代著名佛師快慶創作的彌勒菩薩坐像、藥師如來像、五大明王像,《文殊渡海圖》、《繪因果經》繪卷、障壁畫〈柳草花圖〉等國寶六十二件、重要文化財八十五件,以紀念近七萬件醍醐寺文書聖教被指定為國寶,展期至九月十五日。
其中,繪於八世紀的《繪因果經》是現存最古老的繪卷,共八卷、全長約十五點四公尺,繪卷上圖下文,為摹本的一種。《繪因果經》是佛教流傳的眾多經典詩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描寫《過去現在因果經》的手抄本,包括釋迦牟尼佛前世的種種善行,以及他在世間所有關於生老病死的問答、六年苦行、菩提樹下降魔、成道等過程。
醍醐寺是日本真言宗寺院,包括擁有國寶級文化財「五重塔」的「下醍醐寺」,及兩公里外的「上醍醐寺」。據傳建於平安時代(西元八七六年)的准胝堂,是上醍醐寺主要建築,一九三九年失火燒毀後,一九六八年重建,與金閣寺、平等院等古建築,被指定為京都文化財,也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據史載,理源大師聖寶在京都山科的笠取山供奉准胝、如意輪兩尊觀音像。之後,寺院從山上的上醍醐擴大至山麓的下醍醐,發展成為以真言宗小野流為中心的寺院。醍醐寺與奈良有密切關聯。聖寶年輕時曾在東大寺精進修學、復興鐮倉時代東大寺的重源上人也出身於醍醐寺。
醍醐寺的悠久歷史、修法紀錄、研究成果以及與當權者的往來,均記載於古文書中。龐大的歷史文件跨越數百年,靠著僧侶不懈的努力,得以保存至今。此次,為紀念近七萬件醍醐寺文書聖教被指定為國寶,特舉辦追溯醍醐寺歷史與美術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