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停經後乳癌患者的荷爾蒙治療用藥,主要以荷爾蒙拮抗劑太莫西芬(Tamoxifen)為主,昨日台灣乳房醫學會學術研討會,針對近年大型研究指出,以第二線用藥芳香化←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為先期用藥,可使復發率減低。
停經後、且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之乳癌患者,一般均使用傳統之荷爾蒙拮抗劑太莫西芬治療五年,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率,但仍有抗藥性,少數發生子宮內膜癌、腦中風的副作用,台灣健保則以芳香化←抑制劑,作為太莫西芬治療不理想的第二線用藥。
台灣乳房醫學會昨日針對是否建議患者,改以芳香化←抑制劑,作為乳癌先期治療進行討論,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說明,近年研究指出,先期使用太莫西芬的停經後婦女,約有四成復發率,在前期兩到三年達到高峰,且多數為遠處轉移,治療較不易,另外則有子宮內膜癌、下肢靜脈拴塞等可能風險。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盧彥伸說明,以芳香化←抑制劑作為先期治療、後期再改採太莫西芬的多項臨床研究顯示,可拉長「無疾病存活期」,亦即降低復發率。
曾令民說,由於健保給付限制,芳香化←抑制劑價格昂貴,國內芳香化←抑制劑使用率明顯低於他國,然而醫師建議易復發族群,如淋巴腺腫瘤、腫瘤分化差、腫瘤基因過度表現、腫瘤較大者,先期荷爾蒙治療採用芳香化←抑制劑,較能降低復發風險,而副作用則為骨質疏鬆。
曾令民說,芳香化←抑制劑一個月藥價約三到四千元,較一個月藥價約三到四百元的太莫西芬昂貴,然而根據成本分析顯示,長期而言降低遠期轉移治療、復發率費用的芳香化←抑制劑經濟效益高。
台灣乳房醫學會陳訓徹表示,美、英、韓國皆已由健保給付芳香化←抑制劑,近期也將舉辦共識會議,討論國內健保是否應放寬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