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書‧說書】書要紅 名重要

張夢瑞 |2008.09.06
907觀看次
字級

如果一本書沒有得獎紀錄,作者也沒有名氣,在國外又不是暢銷大書,也沒有預算為它造勢宣傳,那麼「書名」就會是最重要的行銷工具,因為書名直接牽動讀者的興趣,同時也是最持久的廣告。



台灣的新書出版量自解嚴後開始高速成長,1998年突破3萬餘種,2002升至4萬3035種,此後便經常維持在4萬種上下。這幾年大環境不景氣,但是新書出版量卻毫不受影響。事實上,要在這麼多種新書中脫穎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裡面牽涉到不少問題。

吸引消費者的第一步

根據新聞局出版處的圖書出版產業調查顯示,2003年每種新書的平均上架時間為4.1個月,逐年減少至2006年的3.8個月,大部分新書都在讀者根本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悄悄上市又悄悄下架,激不起半點漣漪;有些新書甚至還上不了架(書店未採購)。

在新書爭著上架曝光的當兒,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吸引消費者注意,願意掏錢購買,成了出版社積極研究的課題。一般認為,一個響亮、出色的「書名」,被視為是吸引消費者的第一步。

長期關注出版業生態的貓頭鷹出版社社長陳穎青指出,如果你的書沒有得獎紀錄,作者也沒有名氣,在國外又不是暢銷大書,而你也沒有預算為它造勢宣傳,那麼「書名」就會是你最重要的行銷工具,「你必須仰賴書名直接牽動讀者的興趣。」陳穎青並說:「書名是一本書最基本,同時也是最持久的廣告。」

撚斷數莖鬚的苦差事

如何定書名,是個複雜又神祕的修練過程,讀者很難窺其全貌。一般出版社定書名是,先由編輯部與企畫部先進行討論,等有了初步結果,再與通路單位交換意見,這些單位包括金石堂、誠品、博客來等書店。為什麼要跟書店交換意見?因為書店決定要不要進這本書。新書為了爭取上架,自然要爭取書店的好感,而一個響亮又帶有賣點的書名,自然能引起書店的青睞,將它引進上架。

事實上,展現在暢銷榜上的新書,很難看出奧妙的書名,出版社也非常困惑,「為什麼那樣的書名也能賣?」這些問題通常無解,因為暢銷的原因可能是其他因素而不是書名。即便如此,書名仍是被視為新書的重要行銷工具,絲毫馬虎不得。

要為新書想個響亮又有賣點的書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體來說,知名作家的作品都由作者決定書名,較少假手出版社幫忙,像余光中、張曉風、劉墉、林清玄、朱天文、張大春、簡媜、侯文詠等人,都是在作品完成後,書名也跟著浮現,出版社比較不煩心為名家定書名。















不過這種情形也有例外。1996年,旅美華裔作家於梨華第19本書《小三子回家吧》由九歌出版社印製。九歌認為,《小三子回家吧》的書名草根性太濃厚,很難保從書名看出端倪,不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為了取一個響亮的書名,九歌可說傷透了腦筋,前後動用了10個人,取了50多個書名,陸續傳真給在美的於梨華參考。

另一方面,於梨華也在美國請了幾個朋友大家一起構思。雙方就靠著傳真機討論書名,經過長達半年的討論。最後決定以《一個天使的沉淪》做書名,於梨華本人對這個書名並不十分滿意,但表示可以接受。從這裡不難看出,取書名,乍看容易,卻往往是出版社「撚斷數莖鬍」的苦差事呢!

不到最後關頭 結局難料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1985年,龍應台批評國內時政的《野火集》,由圓神出版社取得發行(此書2005年已改由時報出版公司發行)。由於《野火集》的書名取得響亮,引起讀者的注意與回應,銷售成績也跟著一路攀升,一年之內,銷售量即突破20萬本。接著作者又推出同性質的書,書名叫《人在歐洲》,犀利的筆觸與獨到的觀察依舊,但是,銷路卻打了不小的折扣,讓業者十分納悶。

















經過一番研究,最後歸納出:書名取得不夠響亮,「誰會去關心歐洲的事呢?」這是多數人的看法。其次,作者又不是寫遊記,完全是談歐洲的政治問題,自然引不起讀者的關注。有了這次教訓後,龍應台第3本書雖然談的仍是老問題,但是書名卻小心謹慎,經過一番斟酌,書名換上《寫給台灣的信》,改走柔性路線,居然又熱賣起來。

出版社在構思書名時,內部也會出現不同的意見,主要是編輯進行書名討論時,通常都有多位工作人員加入討論,彼此交換意見,不到最後關頭,很難預料哪個書名將會脫穎而出。

快速入門技巧 個人體會

以撰寫外交情事著名的我國外交官馮寄台,前幾年將自己撰寫的多篇作品交由聯經出版社結集出書,馮寄台為此書定名為《外交官趣事》。擔任此書編輯的林芳瑜認為書名四平八穩,沒有什麼特殊,不容易吸引消費者注意,決定為它改頭換面。

經過一番思考,將書名改為《他比總統早到》。正式討論時,除了主編本人外,其他人都有意見,認為《他比總統早到》並不理想。主編根據書中的情節,據理爭取選用此書名,經過冗長的討論,最後終於達成使用《他比總統早到》這個書名。《他比總統早到》也很爭氣,果然在書市開出紅盤。

雖然定書名沒有絕對的必勝祕訣,編輯必須在長期的觀察中逐漸琢磨出自己的體會。但是,還是有一些可以快速入門的定名技巧,像《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不用背單字就能學好英文》、《理財聖經》、《怎樣吃最健康》在書市大賣後,一大堆類似的書名就跟著紛紛出籠,至於能不能大賣?很難說個準確,但最起碼業者從這些書名找到一個可以讓書賣錢的因素,自然不願放過。這就像電影「神鬼傳奇」賣錢後,一大堆打著「神鬼」片名的電影,像《神鬼戰士》、「神鬼奇航」,紛紛出籠,好不熱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