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一億五千萬元 公布安全檢核表 預防孩童危險行為 建議家長每天30分鐘與孩子溝通
【本報台北訊】昨天是國中小開學日,全國有二十四萬國小新生入學。近年來孩童玩耍造成意外墜樓、刺傷比率增加,靖娟基金會昨天公布「國小校園安全檢核表」,除了要改善校園環境外,更要關注孩童的危險行為。教育部九十七學年投入一億五千萬元校園安全經費,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九十八學年預算一定比這個更高。
靖娟基金會董事長林志嘉表示,近兩年來,意外事故在孩童死亡原因上約占三成,一至十四歲孩童死亡原因中,意外傷害也位居第一,顯示加強校園安全很重要。
為降低校園事故傷害機率,靖娟基金會與教育部合作,昨天公布國小校園安全檢核表,針對「兒童安全」、「校園環境」兩方面,設計九類共六十三項檢核項目,除加強校園設備安全,也希望家長每天花三十分鐘跟孩子討論在校情況,注意孩子危險行為。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兩年前,基金會檢核校園環境,但後來發現,孩子危險行為造成的意外事件增加,例如孩子玩耍時造成他方受傷,或打賭、模仿死亡遊戲導致意外墜樓等;若只改善欄杆高度或加強防護是不夠的,還須學校、家庭教育雙管齊下。
林月琴說,根據統計,九十六年國小死亡孩童中意外事故占百分之四十六點九,跟病故死亡人數相當。且教室、走廊、遊戲場最容易發生意外。
她說,教室內,以從窗戶墜樓、穿刺傷意外最多,遊戲場以溜滑梯最上端最危險。遊戲設備下方須鋪設足夠厚度安全護墊。
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楊昌裕表示,今年度校園安全預算共一億五千萬元,用於校門鐵捲門自動停止裝置、去除圍籬尖刺倒勾、大面積玻璃加貼警示薄膜、牆角加裝防撞牆、遊戲場裝防護墊、加裝校園安全監視系統等。
台北市吳興國小校長瞿德淵說,為了學生安全,學校列舉三不政策:「不在有屋簷的室內奔跑」、「不驚聲尖叫」、「不玩危險遊戲」,降低意外發生率。吳興學生也演出危險狀況劇,如偷拉開同學椅子、在教室走廊玩遊戲撞倒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