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心印的奇想

盧家珍 |2008.08.30
1168觀看次
字級

在華人的世界裡,劉國松曾被譽為繼林風眠之後,最重要的現代水墨畫家,這個在紐約、台灣、中國到處跑的藝術家,除了作品廣受華人收藏家歡迎,其風格也影響現代水墨創作者。他以太空人登陸月球為題材創作的太空系列畫作,膾炙人口,亦讓他贏得「太空畫家」美名。

1969年初,劉國松與孩子在元宵節一同賞月,圓月和花燈觸發了劉國松在畫面上加入圓形色塊的使用,這個圓形在日後的創作上,成為日月星辰的代表和象徵,也成為劉國松畫作中非常重要的「太空時期」。

童心未泯的劉國松,一直嚮往遨遊壯闊宇宙,從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開始,就被登陸月球壯舉感動,進而創作系列太陽與月球相互對應的太空水墨畫。「1968年人類踏上月球,這一個歷史畫面從電視傳送到全世界,也震撼了電視前的我!這是第一次人類從月球上遙望地球,地球上美麗山海景象和這奇異的視覺經驗,給我很深的感受。」劉國松印象深刻的說。

因此,延續《窗內窗外》等所引發主體客體的疑問,劉國松於同年發表《地球何許?》系列,以一弧一圓的構圖呈現,就像是從月球上遙望地球一般,而弧內之感性山水,有筆墨趣味,弧外之理性尺度,有色面規矩的嚴謹,既保有傳統的東方精神,又具備西方的知性形式。

到了1970年,《距離的組織》、《光環》系列等作品,構圖轉為一弧多圓,以更開闊的尺度丈量著日月星辰之間的相對距離。1972年則在畫面上同時陳置了日之昇落或月之盈虧,這種有機循環的自然運行,以共時並行的方式收納,展現了萬古亙長、宇宙遼闊的氣勢。

劉國松的太空盛名也遠播至對岸,2005年10月躍升太空的大陸神舟六號,還特別在太空艙掛了一幅劉國松的太空畫,以肯定其太空畫藝。神州六號返航後,該幅水墨畫便由中國宇航中心永久典藏,劉國松亦以神州六號成功返回地球為題材,創作了《歸航—神舟六號》來紀念此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