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五月,一位朋友出示一張照片,告訴我一方康熙皇帝所用過的玉璽要在法國拍賣,我當時未多加注意,一個月後,我檢討自己是否眼力有問題?因為那顆康熙的印章賣了伍百六十萬歐元(含佣金),相當於新台幣兩億三千多萬,創下圖類文物最高價價紀錄。
一般來說,皇帝的玉璽總是引人矚目,不過,我最喜歡的一顆玉璽不是皇帝的,而是皇后的!一九六八年,咸陽韓家灣的一位小學生孔忠良放學回家時,瞥見水溝旁土堆有一道閃光,讓他起了好奇心,他蹲下用手挖出了一顆方正的白色石頭,底下還刻了些字。回家後他把這個石頭交給了哥哥,哥哥設法要把上面的字磨掉再刻上自己的名字,這兄弟倆的「玩具」實在太硬了,忙亂無果後,就把它丟置一旁,過了半個月孔忠良又將這個石頭交給了父親,孔父唸過幾年的書,他下意識判斷這應該算是一件「文物」。
他專程去了一趟省博物館請專家們鑑定,沒想到這群專家傻眼了,這顆石頭是一顆玉印,材質是最精良的羊脂白玉,印面上刻了四個字「皇后之璽」,文物專家很快就認定這刻印章應該是漢朝開國皇后,也就是劉邦的太太呂后的玉璽。
在法國創天價的康熙玉璽呈淺褐色(有些近似壽山石),長十四公分,寬十公分,重約三千公克,呂后的印章儘管小多了,但我個人卻認為它更具皇家氣息,這方用和闐羊脂白玉製作的玉印晶瑩潤澤,任何人見了都不難體會玉石之美,尤其它是西漢的文物,當時要獲得如此高級的和闐白玉恐怕只有皇室了。它高兩公分八,重三十三公克,玉印頂端為螭虎紐造型,頭尾微向左邊蜷曲,怒目張口,造型生動無比。玉印四周有線雕雲紋,印面陰刻「皇后之璽」四個篆字。這方玉印是我國最早發現的皇后印璽;呂后也是中國統一後年代最早的皇后,因此文物專家一致推崇它的歷史、藝術價值。
據《漢官舊儀》上記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紐。」韓家灣發現的皇后之璽在呂后與劉邦合葬的封土西邊一公里的範圍內,其形制、式樣、印文內容及字數均與《漢官舊儀》所載相符,至於玉璽是如何被大水沖刷和遭泥沙覆蓋二千多年後,才在韓家灣被小學生發現,已經不可考。
(本文物影像於【第七頻道】人間衛視「國寶檔案」節目播出,於每週一至週五晚間十點首播,重播時間:上午四點、十點及下午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