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田徑運動員劉翔十八日因傷退出奧運跨欄預賽,無緣金牌。中國媒體認為,劉翔的退賽代表中國競技理念的轉變,認為「健康比金牌更重要」。
「南方日報」文章表示,頑強拚搏曾是中國運動員奉行的理念,但一味提倡「輕傷不下火線」,也造成大量中國運動員小傷變大傷,縮短運動壽命。北京奧運帶給中國的不僅僅是榮譽和肯定,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例如幾天前在奧運的舉重賽場上,當中國重點選手石智勇在抓舉賽時扭傷腰部,到了挺舉比賽時即被總教練陳文斌勒令退出比賽,這一幕在二十年前絕對不會發生。
劉翔也是這種理念轉變的「正面教材」。二○○六年初劉翔扭傷腳,對這樣的小傷,中國運動員大多休息兩周即恢復訓練與比賽;但劉翔的治療恢復期卻長達兩、三個月,並放棄多場賽事。但同樣在當年,劉翔打破世界紀錄,達到自己運動生涯的巔峰,這一案例可以寫進中國競技體育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