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繼台電在桃園沿海架設風力發機組後,德商英華威公司今年10月也將在觀音鄉與新屋鄉,跨新屋溪兩岸加設34座風力發電機組,桃園縣將成為全國風力發電機組最多的縣市,但由於架設地點鄰近珍貴自然資源藻礁、紅樹林區,引來地方強烈反彈。
當地居民表示,台電風力機組初設的前2年,運轉率幾乎是100%,但如今卻故障頻仍,現行運轉的只有大潭電廠3部與廠外12部,運轉率65%,雖台電解釋係備源不足,但民眾認為,如果風力機組無法有效運轉,桃園沿海的風車景觀便不是美景,而是「墳場」。
居民葉斯桂表示,政府20、30年來在觀音、新屋鄉種植防風林,10年前還發動居民普種紅樹林,現在紅樹林正茂密,保護海岸不被海砂入侵,也保障沿線住家安全。他痛批商人以風力發電為名,要砍伐防風林、紅樹林,根本是本末倒置。
觀音工作陣成員林忠政憤怒表示,英華威提出風力機組架設申請時,桃園縣政府沒有人站在保育觀點,在環評會議上為地方發聲,導致環保署環評委員判斷錯誤,隨意通過全案。
觀音工作陣並表示,光憑紙上審查,完全沒有發現,機組架設點東岸鄰近新屋溪畔千萬年藻礁生長地,西岸則可能大面積破壞紅樹林保育區。
觀音工作陣現正進行網路連署,痛批政府自棄保育立場,且機組未來運轉產出的噪音、電磁波,將嚴重衝擊居民的生活品質。上網聲援的網友也表示,既有風力機組效率不佳,故障率高,就是自然資源的破壞。
英華威公司則強調,可能傷害藻礁區的機組已被刪除,鄰近區域機組也移往防風林後方的養殖魚區,他們會確保施工、運轉都不會影響防風林、藻礁。
桃園縣政府低調表示,中央既已通過英華威風力機組申請案,將責成林務局加強監督廠商施工,絕不容破壞海岸珍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