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 亨利‧普爾塞

魚簡 |2008.08.13
455觀看次
字級

亨利‧普爾塞是巴洛克時期成就卓越的英國作曲家。一六五九年生於倫敦,九歲開始接觸教堂的唱詩班,同時對音樂有了初步的認識。離開唱詩班之後,曾擔任皇家樂器管理員的助手,繼而成為皇家弦樂團的作曲家,接著擔任西敏寺大教堂的管風琴手。由於早期與教堂的密切關係,導致普爾塞當時大部分的作品都屬以宗教為出發點的讚美詩歌。

普爾塞對當時盛行的義大利歌劇風格有所接觸,同時也對法國的音樂風格有一定的認識,加上本身對英國傳統的複調格式的運用,豐富了他的音樂創作。

他的音樂才華明顯地在為戲劇配樂中展現無遺。他為半歌劇創作音樂,活躍於推廣當時倫敦的公開音樂會活動。與此同時,他也創作頌歌、獨唱、合唱曲、奏鳴曲等,不間斷的努力使他獲得更高的聲譽 。他廣闊的想像空間給予本身的音樂創作更多元化的變幻,無論是莊嚴的序曲、歡樂的舞曲、悲愴的致哀,他都可以一一掌握。

一六八三年,一群熱愛音樂的紳士們在倫敦成立了音樂協會,並且設定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為「聖西西麗亞音樂節」。當時年僅二十四歲的普爾塞受音樂協會的邀請,為他們創作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曲。普爾塞欣然答應,並且前後為音樂協會完成了三首作品。

普爾塞對語言的敏感度提升了他創作音樂的融合性。他的旋律和節奏依照語言的音調高低起伏、和聲豐富了畫面,讓聽者更輕易融入其中。他完成的一部歌劇《狄東與伊尼》,成為英國早期歌劇的代表作。這部歌劇取材于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詩篇,講述特洛伊王子沈船後漂流至加太基,後與加太基的公主相戀。女巫假造神的諭旨,急招王子返回故國,王子無奈離去,公主則心碎自殺。歌劇混合了法國序曲、義大利詠歎曲及英國歌詠曲的方式創作,再一次將普爾塞的音樂才能推至高峰。

普爾塞在三十七歲英年早逝,令人遺憾而惋惜,無疑是古典音樂界的一大損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