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親子探戈

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2008.08.12
696觀看次
字級

站在父母的角度總是會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所以父母努力工作,用精神、時間、體力來換取金錢。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親的陪伴、疼愛和家庭的溫暖,特別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最近聽到一個很令人傷心的故事。一位男性友人前幾年開始自己創業,因為事業不穩固,自己又「校長兼撞鐘」,以至於經常早出晚歸。三、五年下來,家庭生活不完滿,身體也垮了一半。所以,最近他把自創的事業結束掉了,準備休息一陣子後,重新再出發。

父親的不知所措

他回歸到家庭。當妻子上班的時候,他就在家裡帶小孩,陪孩子遊戲、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四歲的孩子當然很高興不用再到保母家,而是可以和那個會把他舉到肩膀上的爸爸一起在家裡。但是父子倆突然有機會整天相處,一切就好像跟平常、也跟想像的不一樣了。爸爸以為,可以趁著這段時間修補父子關係;孩子以為,有爸爸的陪伴可以盡情的玩耍。沒想到的是,幾天下來,爸爸覺得孩子總是不聽話,吃飯也慢吞吞的;孩子認為爸爸老是打斷他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的時間,而且變得囉唆又霸道。於是,零零星星的衝突不斷在父子之間上演。(尤俠/圖)

有一天下午,父子倆又為了看卡通節目而吵起來。爸爸氣得把電視插頭拔掉,兒子看到爸爸的行為,一邊哭一邊喊著:「你一定不是我爸爸!」這句話如青天霹靂的打在朋友頭上。他不明白過去幾年這麼辛苦,怎麼換來的竟是兒子不認他這個父親。他不知所措的慢慢在牆角坐下,看著還在哭泣的兒子,自己也哭了起來。

孩子發出怒吼

我從朋友妻子的口中知道這個故事。當下,我的心糾成了一結。我自己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當然能夠體會朋友和他妻子的錐心之痛。可是,換個角度,其實,我也可以體會孩子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怒吼。

當然,站在父母的角度總是會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因為經濟因素而有所損失,甚至可以讓孩子長大後輕鬆一點、少奮鬥幾年。所以父母努力工作,用精神、時間、體力來換取金錢。

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親的陪伴、疼愛和家庭的溫暖,特別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房子是租的還是自己的、穿的衣服是名牌專櫃還是地攤貨、上的學校是公立還是私立……這些事情對孩子來說,根本沒有太大的差別,至少不會在孩子的心裡造成陰影。孩子心裡最在乎的是,自己是不是學校裡最後一個被父母接走的、爸爸有沒有時間陪他打球、媽媽能不能陪他去校外教學、中午有沒有愛心便當可以吃……。

日積月累的試探

就是因為親子之間對對方、對家庭的期待不同,所以就會有許多的衝突。

雖然是濃於水的血緣關係,但是,相處起來也一樣需要彼此適應和協調,「他是我兒子,所以他會了解」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著後天日積月累的相處和試探、點點滴滴的了解和衝突協調才能培養出的默契。

好像是在跳一曲探戈,一方進一步,另一方就要退一步;有時候跳基本舞步,有時候又要旋轉或耍個小花招。就是兩個人不斷不斷的練習,最後,才能跳出讓觀者鼓掌讚嘆、讓舞者沉醉其中的完美探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