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暑期許多青少年沉溺網咖。網咖空氣品質不佳、噪音與光線不足,健康容易出問題。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柏延表示,網咖族因為久坐、熬夜、姿勢不良等習慣,容易出現胸悶、垂足症、緊縮性頭痛等「網咖症候群」,且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也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
葉柏延指出,網咖族經常一坐好幾小時,甚至好幾天,久坐不動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栓塞等問題。一旦血栓跑到肺部,就會造成肺栓塞,出現胸悶、呼吸不順,甚至心律不整等症狀,因而間接造成少數腦中風的病例。
且許多久坐的人喜歡翹起二郎腿,在長時間未變換姿勢的情況下,腿部的腓神經受到長時間壓迫,造成暫時性的神經功能障礙罹患「垂足症」,此症除了局部疼痛、痠麻,還無法將腳板撐起,也沒辦法正常行走。醫師表示,這類個案可透過神經藥物及物理復健治療,不過要完全恢復正常功能,仍需約數周或數月。
葉柏延說,青少年沉溺線上遊戲,容易造成睡眠不規則,影響健康。不規則的狀況包含熬夜、日夜顛倒等情形,造成注意力不易集中、白天嗜睡,及免疫力下降、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問題;甚至有學生暑假結束後出現失眠、白天疲倦及嗜睡等症狀。
此外,網咖族有不少是線上戰鬥遊戲的愛好者,自然避免不掉刺激又強烈的聲光視聽效果。強烈的閃光和噪音也會誘發緊縮性頭痛,出現頭部悶脹感、頭痛等症狀。
葉柏延說,曾有癲癇病史者玩線上遊戲時,在過度聲光閃爍刺激下誘發發病的案例,提醒喜歡線上遊戲的民眾,要留心可能引發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