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進步,許多原本無法治癒的癌症病患,可以找到戰勝惡性腫瘤的契機。目前癌症的標準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學藥物與生物製劑治療(含荷爾蒙或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等),及放射線治療三大類。
傳統上針對惡性腫瘤的開刀切除方式以大範圍的根除性手術為主,為了獲得足夠安全邊緣,這種手術法會聯帶切除較多周圍正常組織。但因「器官保留」意識的抬頭,因此很多癌症的治療主流已不再是大範圍切除之廓清手術,取代的是以範圍較小的局部切除,再加上放射線(或合併化學藥物)治療作為輔助,讓病患得以保留較多的正常器官或組織。
另外,針對某些手術切除後,依然存在有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若輔以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亦可大輻度降低其復發率。而對於較大腫瘤,也可考慮手術前放射線治療,增加其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與存活比率,提高病患之生存意志及生活品質。因此,放射線治療在癌症醫學所占的角色日益重要。
放射線治療之新利器—執行「影像導航式放射治療」之新型直線加速器,比起傳統直線加速器,此設備具有功能強大的醫學影像處理、治療計畫與劑量運算系統,除提供更先進的放射劑量傳輸與治療前之確認驗證系統外,更具備三度空間即時影像掃描之功能。
能清楚掌握身體內腫瘤大小、位置與動態,克服在治療過程中,因患者呼吸或本身不自覺或不自主運動,或腫瘤體積變化所產生的照野偏差,精準地將放射劑量傳輸至所欲照射的腫瘤部位,也可以大幅減少在傳統放射線治療中,為了克服上述問題而必須額外多照射之安全邊界(造成放射劑量落於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器官上),因此會明顯降低副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受惠醫療科技的發展,一般民眾應定期接受癌病之篩檢,特別是有罹癌危險因子者,如果能早期診斷,並經由專業的醫療團隊擬訂治療計畫,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多數的癌症不再是絕症了。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謝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