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垃圾調查 一次性飲食塑膠最多

本報台北訊 |2025.11.26
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荒野保護協會昨公布最新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成果,針對宜蘭蘭陽溪、新竹頭前溪及大台北淡水河進行調查,發現一次性飲食塑膠廢棄物仍是主要河川廢棄物類型,其中大台北淡水河、新竹頭前溪為複檢,整體垃圾量雖有下降,但仍有新的垃圾熱點出現;蘭陽溪則有八成垃圾集中在冬山河出海口等非人口密集生活區域。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徐曉珺表示,今年首度執行蘭陽溪河岸段,包含宜蘭河、蘭陽溪、羅東溪、冬山河及出海口全長152公里調查,總計發現30.7萬公升的垃圾,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河岸段平均每公里81袋垃圾,汙染程度為C級「稍髒」,海岸段平均每公里384袋垃圾,汙染程度達級「髒亂」。尤其漁業活動廢棄物問題須被多加留意。

徐曉珺指出,垃圾熱點部分,有八成垃圾集中於冬山河出海口、冬山河上游及羅東溪上游等河段,即使非人口密集生活區域,仍可見不少塑膠瓶罐容器、塑膠袋散落,並有惡意棄置成袋垃圾、衣物與家具等傾倒堆積,甚至發現過往漁業活動、營建工程所留廢棄物藏匿。

新竹頭前溪今年複查河岸段包含油羅溪、上坪溪、頭前溪、舊港橋下、豆子埔溪、鳳山溪及出海口,全長205公里範圍,發現流域垃圾總量降至50.7萬公升,減幅達63%,然而也出現新的垃圾熱點,集中分布頭前溪出海口、國道3號橋下及鳳山溪右岸。

大台北淡水河部分,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陳志霖表示,調查範圍擴大為河岸段全長353.5公里,包含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大窠溪、南勢溪、鶯歌溪、瓦窯溝、十八份坑溪、公司田溪,總計發現33.9萬公升垃圾,平均每公里約78.7袋垃圾。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新垃圾熱點將提供河川管理單位加強維護管理,研議改善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