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路透報導,美國官箴局(US Office of Government Ethics)15日公開申報文件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自8月下旬至10月初,至少購入82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億7500萬元)的公司債與市政債,其中不乏因川普政府政策而受惠的產業,包括英特爾;若以各筆申報區間的上限加總,相關債券的最高可能總額超過3.37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億元)。
根據官箴局公布文件,川普在8月28日至10月2日期間共進行逾175筆金融買進。依據1978年《政府倫理法》(Ethics in Government Act),申報中並未列出每筆交易的確切金額,而是以區間呈現。
川普新增的債券投資橫跨多個產業,其中包括已因川普政策變動,例如金融業監管鬆綁,而受惠的領域。
川普購入的公司債包括博通、高通等晶片製造商;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等科技企業;居家賣場家得寶(Home Depot)、藥妝連鎖業者CVS Health Corp等零售企業;以及高盛、摩根史坦利等華爾街銀行。
川普也在美國政府依照其指示取得英特爾股份後,購入英特爾的債券。另一份8月提交的申報顯示,川普自1月20日重返白宮以來,累計已購入超過1億美元債券。
川普6月提交、看似涵蓋2024全年的年度申報顯示,他的各項事業收入最終仍流向本人,因而引發外界對潛在利益衝突的質疑。申報並指出,川普來自加密貨幣、高爾夫球場、授權業務與其他事業的收入超過6億美元,且其近年加密貨幣布局已大幅提升個人財富。
整體而言,依路透根據6月申報的估算,川普名下資產至少達16億美元,約新台幣5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