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1日預告《政府採購法》修正草案,現行114條條文,共有52條修正、新增或刪除,堪稱大幅翻修。其中,有鑑於公共工程流標成常態,草案刪除3家以上合格廠商投標,才能開標限制,並新增機關需每年預算通過後,公告年度採購計畫、招標文件公開閱覽、延長等標期等3項配套,避免競爭不足疑慮。
對此,工總理事長、工信集團總裁潘俊榮直言「這樣搞恐有弊病」,只要一家廠商與機關雙方講好,就能開標決標,長此以往,上市公司有上下其手的空間。
為湊3家投標 廠商不惜違規
據草案提案說明,過去招標僅有現場領標及投標,資訊並非透明,廠商容易一致抬高或壓低報價,但現行電子化招標,資訊相對透明,3家限制反而成為偏遠地區,或專業性標案頻流標原因,因此修法提高採購效率。
此外,第一次招標須達3家廠商投標,始得開標規定,也讓少數廠商為湊3家投標而違規。
但為避免刪除3家廠商限制,引發競爭不足疑慮,工程會提出配套措施,包括機關需每年預算通過後,公告一定金額以上的年度採購計畫、採購案招標文件應公開閱覽、適度延長等標期。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說,工程會預告修正草案前,稱開過座談會詢問業界意見,卻沒提供會議紀錄。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修法重點應著重解決,被黑名單廠商借殼重新投標,形成惡質的廠商低價搶標。
工程會回應,目前仍在徵詢各界意見階段,盼各界提供具體可行意見。
中油三接疑浮報 修法堵漏洞
中油三接二期工程日前爆出浮報工程經費爭議,政府採購法修正草案,新增機關需訪價或徵求廠商提供參考資料,應辦公開說明或徵求公告。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說,現行法規沒有規範機關訪價,導致機關鑽法規漏洞。
中油三接二期外推防波堤工程,業界原先預估94億元可完成,廠商提出122億元,卻遭爆中油高層明示廠商「報價太低」,還聲稱中油最不缺錢,因此業者一路加到150億元、220億元,最終報價256億元中油砍3億元,最後以253元億決標,比起業界最初估計相差近160億元,引發浮報經費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