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難預約 僅2成大學生使用

張穎容 |2025.11.13
30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高中、大學生有「身心調適假」可使用,衛福部也推出「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每人3次心理諮商費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昨公布「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發現有97.1%大學生支持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但僅20.3%使用,有學生指出,最大原因是「預約不到」。

校外資源 學生搶不到

諮商心理師公會連續第3年發布「大專學生壓力調查」,去年23%大專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傾向,主壓力為學業占68%、未來規畫不確定性占54%。今年調查著重「社會情緒學習」議題,包含: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交覺察、人際關係、負責任的決策等5大變項,針對全台21所大專院校問卷調查,蒐集2558份學生樣本,評估大學生心理韌性狀態「怎麼看待壓力」。

政府推出「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15至45歲民眾每人3次心理諮商費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共同參與調查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指出,學生都很支持方案,但使用者僅約20%,「多半學生都使用學校心理諮商資源,因外面資源大多給一般民眾,每個縣市一祭出就秒殺,學生較無機會使用。」

陳柏霖說,未來衛福部若能更積極推此政策,讓經費更充裕,有更多使用者,加上學生使用校內資源,相信會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心理韌性與健康。

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會長黃莨騰指出,老師應該要知道學生請了「心理假」後,到底該不該介入,觀察學生請假是否有固定頻率,例如都在周一請「心理假」,就要留意,學生是否遇到無法克服的難題,才能發揮「心理假」預警功能。

黃莨騰提到,心理支持方案使用率低,可能不是因為汙名化,而是「預約不到」,且也不是每人都需要心理諮商服務,學校輔導與行政人員介入,才更重要。

與AI聊天 有助自我覺察

此外,黃莨騰建議師長,學生請「心理假」後,可多給對方掌控感,「給予心理假就是希望他在覺察後,可做出行動,對生活能有多點掌握,才有機會變好,穩定生活」。

調查指出,對於諮商方法,23%將面對面心理諮商視為主形式,通訊占3.1%,但有部分人則考慮使用AI工具或自我調解。

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王郁茗指出,現在學生很常跟AI機器人聊天,能感受到溫暖、情緒被理解,應觀察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情況下,是否有繼續使用,而其遇到的困難,是否有改變、內在是否有啟發與成長,若互動中能內省與評量,也是不錯工具。

陳柏霖表示,AI機器人對學生自我覺察是好的,現在也有專業系所學生,對同儕有想法時,也會丟到AI做判斷,但若無足夠專業知識背景,恐會產生誤解。他也提到,AI趨勢無法擋,但未來如何更專業發展,並基於法律、倫理等規定運用,相形重要。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說,心理諮商合作機構617家,資源應足夠。統計至上月底,全國約使用87%,明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服務將續辦,預計編列3.4億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