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長度至少17.4公尺的沉船在會安外海現蹤,木質骨架清晰可見。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海鷗颱風日前過境越南對海岸造成嚴重侵蝕,使一處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沉船遺跡再次現蹤,為專家提供短暫機會搶救這項可能具重要歷史價值的發現。考古學者指出,這艘古船可能見證14至16世紀會安作為國際貿易港的繁榮歷史,極具研究價值。
法新社報導,這艘長度至少17.4公尺的沉船,於2023年首次在會安外海被發現,該船具有厚重的木製肋骨船身,歷經數百年風浪仍幾乎完好無損,當時還來不及打撈上來,海水就蓋過這艘船。
專家暫未確定這艘沉船可追溯至哪個具體年代,但初步研究顯示,建造年代約介於14至16世紀,沉船所在地會安之前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該區域盛極一時的絲綢、陶瓷與香料貿易重鎮。
會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范富玉(Pham Phu Ngoc)指出,沉船於上周海鷗颱風過境越南時再次現蹤,「我們正準備申請緊急挖掘許可」,他說:「這艘古老船隻現蹤,充分證明會安在區域貿易史上占重要地位。」這次露出的船身面積比以往更多,「或許有助我們取得更多資訊」。該中心發布聲明說:「這艘船的船體結構顯示它具備遠洋航行能力,推測可能用於海上貿易或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