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推動「共享車位」,鼓勵社區開放部分停車位供外車使用,盼紓解停車問題,但民眾反映治安、隱私與權責模糊等問題,地方議員也質疑市府推動倉促、欠缺配套,應優先開放公所、學校等公有場域作為試點。台中市府表示會檢討改善。
不只台中,雙北、桃園、高雄市推動時也面臨類似困境。高雄市推動「商辦為主,住宅為輔」車位共享政策近十年,今年已雖增加至近四十處,但市府坦言,輔導過程具困難度。
台中市汽車登記數突破一百二十萬輛,為六都之首,市區停車格長期供不應求。目前台中市水湳都市計畫區明訂「留設公共停車位」制度,將公共停車位列為公益性設施,並給予建商容積獎勵,已核准二件、可提供四百三十四個公共車位。都發局表示,公共停車位屬依法登記的開放空間,共享車位則依社區公約自主管理。
部分居民卻對此憂心,西屯區吳姓住戶指出,大樓屬私人領域,開放外車出入恐影響安全與隱私,且部分社區並無二十四小時保全,若發生竊盜或擦撞糾紛,責任恐難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