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搬運工 打通城市動脈 |2025.11.05 語音朗讀 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伊斯坦堡埃米諾努商業區小巷裡,一名搬運工拉著裝滿貨物的手推車穿過擁擠人群。圖/美聯社搬運工拉貨時,經過一尊致敬搬運工的雕像。 圖/美聯社伊斯坦堡搬運工,將貨物搬上樓梯。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的老城街頭,常可見一群背負巨大白色塑膠包裹或推著手推車的男人,他們穿梭在狹窄巷弄間,默默搬運著城市的重量;搬運工在土耳其語中被稱為「hamallık」,這職業從19世紀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時期一直延續至今,也是伊斯坦堡現代仍不可或缺的一環。皮革背架 家族傳承驕傲搬運工的身影最常出現在城市歷史悠久的商業區,如埃及市集(Egyptian Bazaar)、大巴札(Grand Bazaar)及艾米諾努(Eminönü),這些地區遍布著被稱為「漢斯」(hans)的傳統商業建築,裡頭聚集珠寶、紡織與手工藝工坊。許多「漢斯」建於數百年前,沒有電梯、巷弄狹窄,車輛難以通行,於是人力搬運成了唯一的物流方式。艾米諾努區白天多數街道禁止車輛進入,搬運工的工作更顯重要。他們以一種名為「塞梅爾」(semer)的木製皮革背架將貨物扛在背上,一趟可搬運重達200至300公斤的物品,甚至能負重登上5層高的樓梯,這些塞梅爾常由父傳子,象徵著這項職業的世代延續。搬運工們通常隸屬於各自的工會小組,由領班負責分配工作、計算酬勞,依搬運的重量與趟數領取日薪,這份工作極度耗費體力,也因此入行門檻高、流動率低。現年60歲的奧坎(Omer Okan)已做搬運工30年,單日搬運量最高可達500公斤以上,他自嘲這份工作「吃的是苦力,養的是自尊」。然而,隨著大型批發商遷出艾米諾努商業區,訂單日漸減少,他的收入也日益不穩,奧坎苦笑說:「有時候我們空手而歸。」佝僂背影 城市隱形力量這份職業從他的祖父那一輩傳下來,如今仍是家族的驕傲,但他坦言,社會對他們的態度已不如以往:「我剛入行時,人們對搬運工充滿敬意,現在的土耳其似乎沒有人尊重我們了。」搬運工沒有勞健保保障,若受傷或生病就等於零收入,許多人背負的不只是貨物的重量,更是城市忽視勞動階層的現實壓力。根據伊斯坦堡地方研究機構指出,這項傳統搬運業在土耳其歷史中,曾是商業網絡的重要節點,維繫著巴札商區與港口之間的流通。即使在現代物流體系成形後,它仍維持著「人與空間」的連結,使舊城區得以保持活力。在這座橫跨歐亞的城市裡,搬運工們或許只是人群中的背景,但每袋貨物、每步階梯,都是他們為伊斯坦堡的繁榮默默付出的證據,那些佝僂的背影,既是歷史的延續,也是最具人味的記憶,他們不僅搬運貨物,也背負一座古城的尊嚴與生命力。 前一篇文章 一戰士兵瓶中信 109年後被拾獲 下一篇文章 200年海灘箱屋 身價比住宅還貴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09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動物園柯基獅 短腿反差萌爆紅臘腸犬歪嘴笑容 愈老愈可愛車站舊物維修站 修檯燈竟是醫生200年海灘箱屋 身價比住宅還貴一戰士兵瓶中信 109年後被拾獲陸全運會 機器人跑100公尺傳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