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玄
《六祖壇經》有言:「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對某些人而言,某些道理一聽就懂,一行即得;但對另一些人,可能要繞上多年,才能觸及一絲門徑。
所有法門、宗教或修行體系,不論名稱如何,最終所指向的核心,其實只有一件事──去除分別心,斬斷識心。
若以現代科學語言來說,就是暫時靜止左腦的語言與邏輯運作,進入一種純粹無念、直覺清明的狀態。
佛法中所說的「禪定」與「三摩地」、道家的「玄關竅」、「眾妙之門」與「去除識神則元神現」,甚至耶穌口中的「天國」,其實都在描述這種不由語言思辨,而由內在清明體驗所達到的靜定狀態。
它並不屬於哪一個宗教,卻存在於一切真誠修行者的心路上。
因此,真正的修行,不在於崇拜的對象或形式的繁多,而在於行住坐臥之間,能否常常觀照自身的念起念滅,捨離分別,回歸當下。這才是宗教與修行的共同起點,也是終極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