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食外送產業法制化已討論多時,近日立法院各黨團日前已啟動立法作業,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DEAT)與產業會員召開記者會,提出「外送產業十大建議原則」,呼籲政府在推動產業法制化程序前與產業展開溝通,至少召開4場公聽會,並聘請專家學者進行產業經濟影響評估。
DEAT理事長劉于遜指出,台灣並非第一個將外送產業納入規範管理的國家,他們參考國際經驗,提出法制化建議,因為不周全或倉促制定的法規可能對產業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將外送人員納入雇傭條件的立法,可能會導致工作機會減少、相關費用變動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協會強調,任何政策制定都應經過所有參與者的完善溝通與確認,以確保政策的友善性及符合產業長期發展的限制。
Foodpanda公關暨公共事務總監郭昕宜表示,部分國家例如新加坡,在立法規範後能為外送夥伴提供基礎保障並保留彈性;西雅圖和紐約則是負面案例,這些地區的法規因未能充分考量外送產業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實際運作方式,導致外送夥伴工作彈性消失、商家成本增加、消費者負擔上升,最終造成多方皆受損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