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建商不開工,銀行不放款,房市供給面進入寒冬。中央銀行昨發布9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其中被形容為「建商推案信心風向球」的建築貸款餘額,連續3個月下滑,年增率更落入負成長,為近9年首見,顯示建商融資意願持續衰退。
央行官員表示,建商開工時序不一,加上現在市場比較冷清,可能是建築貸款餘額下滑的原因。大型行庫主管指出,目前出現「建商不願開工、銀行不願借款」的雙向退場格局。由於央行對土建融包括開工時間、不動產集中度的管控,銀行自然考慮到資金調配,對於建商放款本就興致缺缺,尤其主管機關又希望資金能挹注在新青安及首購等族群,更加重建商借款無門的情況。
不少中大型建商都決定放緩推案,「反正市況不好,還不如先去化餘屋。」北部建商透露,受到銷售預期轉淡、建材與施工成本上揚、土地取得成本壓力仍大等因素影響,手上雖有土地與案場,但「不如等待明確買氣回升後再動工」。這種「不動、不借、不開工」的情況,在市場上已成常態。
央行統計,9月建築貸款餘額為3兆4311億元,較上月減少52.54億元,年減0.37%,為2016年11月以來最低水準,也是近9年首見負成長;近3個月建築貸款減少93.65億元。市場人士指出,若建築貸款放緩持續,未來將加大房市供給端「量縮」的可能。供給端推案速度下降、銀行貸款支持減少,可能使房市進入「慣性等待」階段,即使買方端稍有回暖,供給端尚未跟上,也難以形成明顯的市場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