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 誰的堅持,誰的原則

文/鄧名敦 |2025.10.27
37觀看次
字級

文/鄧名敦

上周六,幾個小學生開心地抽完卡牌之後,便按親疏遠近的關係圖表開始分組。二人一組的小團體,很快就有了結果──一組、一組、又一組,以及一位四處張望、不知如何是好的女孩。她的沉默、她的徬徨,全都隔絕在早已開始熱絡討論的一座座院牆外。

幾經私下詢問,一戶人家終於願意打開大門,接納新的成員。看著她們仨交頭接耳,以及偶爾傳來的陣陣笑語,大感欣慰的同時,也暗自慶幸「拆單」成功,大家都能開開心心地寫作文。

然而,好事生變的速度,永遠是始料未及的。

半小時後,兩女孩跑到我面前來,拿著她們的卡牌,開始控訴新成員的種種不配合。接過訴狀後,我去問一直獨留座位、背對大家的她。她的反應很不一般,甚至可以這麼說,很不小孩。沒有匆匆申辯、沒有推托責任,也沒有一張口就讓人想掩鼻的酸。

「老師,我只是覺得那樣寫不夠好。」

「我不想要隨隨便便。她們要趕時間,但是明明時間還夠,為什麼要隨便?」

質疑的尾音輕敲在我的耳裡,很沉很沉,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我相信,她的這些話絕不是藉口,只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的普通要求而已。

面對這種「原則」的碰撞,我的處理原則就是:不評判、不協調,只問結果。畢竟,指摘任何一個人,都不免損及他們各自珍重的價值。不如,讓他們自己選。能在妥協和堅持中取得共識,那就繼續合作;倘若無以為繼,互道珍重、各行其是,不勉強也是一種智慧。

於是,她們仨坐了下來,攤開手中的卡牌。

這段寫作的小插曲,讓我想到一個令人噴飯的故事。

《西遊記》裡,唐僧不是被俘就是被囚,為了救出師父,幾個師兄弟也沒有少忙過,算得上是書中最主要的情節。

在《西遊記》第六十八回時,師徒一行人來到了朱紫國,原本只是要換取繼續西行的通關牒文,沒想到遇上朱紫國國王因久病下詔求醫。悟空一時興起,不知是為了逞能還是捉妖,揭下榜文,隨即就在一眾大臣、太監簇擁下,前去為國王醫病。

看病的過程就不必說了。接著,悟空扮的「神僧孫長老」要來了所有藥材,還搬出一套煞有其事的醫理,看似信口開河的背後,事實上卻有其盤算。他吩咐兩位師弟尋來幾種「匪夷所思」的藥材,最終拿出了他的殺手鐧──馬尿;正確地說,是龍馬的尿。

至此,透過龍馬之口,我們終於知道了謎底:「師兄,你豈不知?我本是西海飛龍,因為犯了天條,觀音菩薩救了我,將我鋸了角,退了鱗,變作馬,馱師父往西天取經,將功折罪。我若過水撒尿,水中遊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我怎肯在此塵俗之處輕拋卻也?」

原來,悟空最大的依傍就是這味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龍水。但從龍馬的話語來看,他並不願紆尊降貴、輕拋原則。面對這種情況,悟空也不說廢話,把結果擺在眼前:「醫得好時,大家光輝;不然,恐俱不得善離此地也。」

故事的最終,龍馬救了師父,情節得以圓滿;而現實的最終,女孩決定與另外兩人共享卡牌,但獨立寫作。她們沒有一起完成故事,卻找到了相處與相離的最佳節點。這,也是一個好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