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國約9萬7000多名洗腎患者,然去年腎臟移植案例僅400多人,比率極低。不願具名的外科教授級醫師點出癥結,腎臟來源不足為主因,且腎臟移植手術健保給付偏低,僅約幾萬元。相較下,洗腎患者成不少醫療院所的金雞母,收治1名洗腎患者每年約可獲60萬至70萬元健保給付。
台灣曾被稱「洗腎王國」,前年透析人數達9萬7262人,相關健保醫療支出447億元,去年洗腎人數略降,共9萬7000人,但醫療支出創歷史新高,達460億元。
洗腎背後牽扯龐大利益,以致出現不少亂象,據了解,與醫美連鎖診所類似,部分洗腎中心已是財團化,金主們嗅到商機,洗腎盈餘豐厚,因而提供金援,協助醫師開業,購買儀器,成立透析中心,採取拆帳方式,而醫師收入遠高於在醫院執業。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洗腎背後利益驚人的「陰謀論」,抹滅醫事人員努力,近年來內科醫師招募、培訓相當辛苦辛苦,醫療人力斷層持續惡化,應給予正面鼓勵。目前登錄在案、排隊等候腎臟的病友近9000人,但每年僅400多人幸運獲得腎臟,接受移植,由此可見,重點是「捐贈」,器官勸募風氣仍有待加強。
外界質疑,洗腎中心不願意轉介及鼓勵患者接受移植,導致移植率低,對此,器捐中心董事長、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該現象其實並不存在,早年登錄腎臟移植的名單僅2000至3000人,如今近9000人,占洗腎人口1成,整體登錄率明顯提升,並非診所不願轉診。
健保公布去年各大醫院器官移植手術數量排行,腎臟移植台北榮總51例最多,其次為林口長庚49例,台大及亞東均41例,高雄長庚33例。
此外,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昨日共1萬1600名病友等待器官捐贈,近9000人洗腎病友等待腎臟,但每年大體捐贈也只有250顆,如無親屬活體捐贈。台大醫院籌組「台灣器官捐贈暨移植發展學會」,以民間力量推廣器捐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