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53歲潘女士健檢發現「惡性平滑肌肉瘤」,腫瘤盤根錯節,緊緊攀住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等同盤踞於肝臟與心臟。由於位置險惡,許多醫學中心紛紛搖頭。台北榮總團隊以14個小時,順利完成全球罕見「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拿出肝臟切除腫瘤、重建肝靜脈,再將重新歸位。潘女士術後至今6個月狀況良好。
潘女士去年5月底確診後,曾在其他醫院接受4次高劑量化療、36次放療,但12月發現腫瘤似乎變大,轉求診台北榮總,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表示,因為腫瘤長得很深,連例行的健檢超音波也沒有照出來。經過多次討論,決定「拆彈」,從根本解除心頭大患。
劉君恕說,腫瘤想要切除乾淨幾乎是不可能。團隊腦力激盪,決定將肝臟從體內完整取出,在體外進行精準的腫瘤切除與肝靜脈重建。同時,心臟外科團隊啟動體外心肺循環,切除位於下腔靜脈及右心房的腫瘤,並重建下腔靜脈。
最後,再將煥然一新的肝臟重新「歸位」,放回原來位置並接上血管,這如同電影情節般的天方夜譚。劉君恕強調,說起來簡單,執行卻是如履薄冰,稍有差池都可能讓她的心臟無法再跳動。
「複雜度、困難度爆表!」經過無數次的團隊沙盤推演,手術當下,在麻醉科醫師的精準掌控下,外科團隊小心翼翼地分離肝臟與下腔靜脈,心臟外科團隊則在胸骨處開啟通道,架起體外心肺循環機。爭分奪秒在體外對肝臟進行精準的腫瘤切除,並利用冰凍保存血管,重建受損的肝靜脈。
心臟外科團隊仔細切除下腔靜脈及右心房腫瘤,以牛心包膜重建下腔靜脈,由於體外心肺循環機的運行時間限制。移植團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肝臟重新植回體內;當肝靜脈與肝門脈吻合,血液重新湧入肝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