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視線扭曲、模糊黑影,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研究顯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50歲以上人口失明主因,逾7成患者由單眼發病,因大腦「融像作用」讓健康眼睛代償,患者難以察覺異狀,常延誤就醫,導致視力嚴重受損。
2025年亞太視力健康調查顯示,僅不到3成民眾定期進行眼部篩檢。一名50歲患者因單眼視力驟降至0.1,日常未察覺異常,某次遮眼檢查才發現視野差異,確診黃斑部病變已半年,險失明。
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鄭成國醫師指出,溼性黃斑部病變因眼底新生血管滲漏,導致黃斑部出血、水腫,視力短期內急遽惡化,雖僅占1成病例,卻是9成患者失明主因。台灣眼科醫學會研究估計,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此病,約24萬人受影響。
為響應2025世界視覺日,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攜手羅氏大藥廠舉辦「守護視界 睛彩由你定義」眼科衛教展,透過互動體驗提升民眾對黃斑部病變的認知,強調早期發現與治療的重要性。
鄭成國醫師表示,溼性黃斑部病變不可逆,及早治療是關鍵。建議民眾每天花10秒「睜一眼、閉一眼」檢查,觀察家中磁磚線條或阿姆斯勒方格表是否有扭曲、黑影,結合年度眼底篩檢,及早發現異狀,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