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清淤救災持續進行中,昨日怪手等重機具仍在清理重災區佛祖街的多處泥土(右圖)。圖/曾原信
花蓮光復鄉清淤救災持續進行中,昨日怪手等重機具仍在清理重災區佛祖街的多處泥土;圖為總統賴清德(左1)再度前往花蓮勘災並聽取相關報告,花蓮縣長徐榛蔚(右3)、立委傅崐萁(右1)也在現場。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花蓮光復鄉洪災邁入第13天,賴清德總統昨日二度下鄉,並於洪災後,首度與花蓮縣長徐榛蔚同框合作救災,立委傅崐萁也陪同視察馬太鞍堤防、深水槽修復。賴關心這次洪災是否因開口堤釀災?後續修復進度?水利署表示,預計明年4月目標復健原來土堤,後年年底建構超級大堤。目前尚有6人失聯。
600萬立方公尺淤土未清
賴清德昨日第二度下鄉視察洪災修復進度,下午第一個視察行程是看馬太鞍堤防、深水槽修復進度。水利署簡報表示,為避免再度發生淹水災情,將加快馬太鞍溪疏濬,4日已經完成三層保護,水利署會以明年底前完成600萬立方公尺淤土疏濬為目標,將河道清出5公尺深的水流。
不過水利署指出,由於馬太鞍溪上游土方還有2億噸,以過去經驗看,土方會持續隨著水流下來,為因應未來10年、20年防災,會建構穩定的水流槽路,預計周二就會與疏濬廠商訂好施工簽約,會依照院長裁示系統化治水,會看堰塞湖風險建構穩定槽路。關於馬太鞍溪便橋三階段的復舊進度,賴清德更裁示南北方向的橋是否一次發包或分次發包,若可以的話,一次發包可提前完工。
連日來災區只清了7萬多淤泥,還有600萬立方公尺數量驚人的淤土要清,任務艱巨,而且排水不通,花蓮縣長徐榛蔚擔心颱風大雨來,恐造成佛祖街靠近馬太鞍溪處的5、6公尺高「土堤巨牆」崩塌,再度釀災;會勘簡報要結束時,她急切站起來追問總統「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清」。
仍在清理 災民無心過節
賴清德表示,有四件事要做好,包括水面水流到底順不順?水位到底如何?第二是暫時性堤防的施作,第三個是河床清淤工作,第四個是撤離計畫;如果在堰塞湖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的話,必須從四個面相去加強,才能把紅色警戒解除,降到黃色警戒甚至降到更低警戒,讓民眾不再憂心。
雖然中秋節到來,但多數災民仍忙著打掃清理家園,災民直言房子、財務都損失慘重,沒心情過節。
受難者家屬呼籲政府應建立單一窗口,讓災民遇到問題能馬上知道該如何應對,也應針對這次災害建立一個完整應變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