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流感疫情提前升溫之際,國內自費抗病毒藥物「紓伏效」爆出缺貨,連部分醫學中心都被通知暫停供應,最快年底才能恢復供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昨天證實,已收到相關消息,疾管署將比照新冠疫苗作法,「公費轉自費」應急,釋出2.5萬人份,提供廠商調貨,因應民眾自費用藥需求。
曾淑慧表示,紓伏效是自費流感抗病毒藥物,疾管署僅有庫存少量,共6000盒,約3萬人份,主要是戰備庫存,用於萬一出現新型A型流大流行時的儲備藥物,並未釋出用於一般流感治療。因應民眾自費需求,疾管署同意比照過去釋出新冠疫苗作法,由公費轉自費,釋出5000盒庫存,約可供2.5萬人使用,已通知廠商辦理調貨。
衛福部自10月1日起,開放抗病毒藥物供民眾使用,首波公費對象為5歲以上幼兒、65歲以上長者等;非公費用藥對象,需由醫師評估後自費用藥。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於10月1日開打,首日有許多民眾接種,曾淑慧表示,「左流右新」開打第一天,流感疫苗接種數為26.4萬劑,創下5年開打首日新高,新冠疫苗接種數也達8.2萬劑左右,均是去年同期的2倍。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民眾盡速接種,全民疫苗覆蓋應達70%。
此外,繼高雄、宜蘭及桃園爆發登革熱本土案例,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本土登革熱個案再增3例,包含台北市士林區80多歲男性,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也未曾去過桃園,研判為本土病例,感染源待釐清;另2例為桃園市龜山區社區群聚。今年本土個案累計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