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自2019年起委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推動「PBL-STEM+AICT跨域統整智慧學習扎根計畫」,以資訊科技為核心,推廣跨領域學科統整學習,並於全國高中、國中、國小等各級學校推動專題導向的運算思惟教育,累計1155所基地學校參與。隨著計畫在全國各校持續推展,不僅普通班學生獲得啟發,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也因教師教學策略調整,達到增進課堂參與、養成專注力等學習效果。
教育部表示,透過PBL-STEM計畫團隊的資源及支持,教師將科技學習概念融入課程設計,結合實務操作應用,培養學生運作思惟、探究及分析能力,進而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盼能在教育現場實現「每位孩子都能被看見」的願景,並展現出獨特的學習火花。
苗栗縣一名長期拒學的國小生,過往自我封閉,教師導入計畫團隊研發的公版教具教材後,該學生開始與同儕互動,展現出學習參與意願。嘉義縣一名妥瑞氏症國小生,因不自主的動作抽動而難以參與團體活動,卻在本計畫的課程中,設計出結合聲光的「網咖慶祝程式」,學習表現出現正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