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公布智慧醫院排行,我國僅台中榮總擠入前一百名,排名為第八十五名。而前三百五十名醫院中,我國進榜十三家,比去年八家略有增加。專家建議,若要突破智慧醫院「百大僅一家」現況,政府與醫療院所應合作推動跨院合作、資源共享,建立通用智慧醫療雲端平台及資料交換機制,降低單一醫院資訊系統設備升級負擔,提升經濟規模與效益,也應提升醫療院所與科技產業跨產業合作。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政府與醫院體系應推動跨院合作與資源共享,建立智慧醫療雲端平台與資料交換機制,降低單一院所資訊設備與系統升級負擔,形成全國智慧醫院網絡,提升規模經濟效益。
洪子仁指出,國內醫院及學研單位,應與科技產業及新創團隊發展長期合作關係,共同研發人工智慧(AI)醫療模型、物聯網應用與臨床決策支援系統,積極推動技術移轉與專利布局,擴大創新能見度。
洪子仁呼籲,政府應提供經費補助、人才培訓及跨院合作平台,協助醫院克服智慧醫療投資成本及人力培育限制,形成「國家級智慧醫院升級策略」,近期政府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即可協助醫療院所,建立資通訊基礎建設及AI臨床運用,盼有更多類似方案支持。
國際各項智慧醫療評比,重視實際成效,洪子仁表示,參考指標包括患者報告結果(PROMs)、同儕推薦及國際評鑑等,若醫院未能充分量化呈現智慧醫療臨床成效,發表學術論文,或將智慧醫療專利技術技轉民間廠商,評分恐難提升,建議醫療院應主動收集並公開智慧醫療成效、病患與醫護滿意度、安全與效率指標。
另,為提升國際曝光程度,洪子仁建議,醫療機構應積極參與國際智慧醫療研討會、論壇與指標性競賽,主動提交案例與研究成果,提升在全球醫療領域的聲量與同儕推薦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