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卡爾海因茲‧斯托克豪森

魚簡 |2008.07.30
613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世紀偉大的前衛音樂家卡爾海因茲.斯托克豪森,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的莫德拉特。斯托克豪森六歲開始接觸鋼琴,過後學習小提琴和雙簧管。他在科隆音樂學校接觸了當代音樂家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勳伯格等大師的作品,豐富了他的見聞,同時激勵他積極往作曲的路上走下去。

一九五一年在達姆斯塔特夏季音樂進修班,斯托克豪森發現法國作曲家兼音樂教育家梅西安的前衛創作理論,即把音樂作品中的主要構成條件分開處理,甚至用數學的方式創作;斯托克豪森為此深深著迷,隨後到巴黎音樂學院追隨梅西安學習。

斯托克豪森是現代電子音樂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曾經致力於研究純音波組成的音樂、利用音響錄音技術把音樂效果加以分析等過程繁複地探索電子音樂所帶來的可能性。他在一九五一年單簧管、鋼琴、低音黑管及打擊樂器創作了一部名為《交叉》的作品,首演當天在觀眾群中引起了騷亂;可是經過時間的洪流,作品如今被列為現代音樂的代表作之一。證明了斯托可豪森在音樂創作上的實力和遠見 。

自一九五八年開始,斯托克豪森經常遠赴世界各地指揮自己的作品,並且將他個人的音樂創作心得及技巧傳授四海。他的作品包括《時值》、《青年之歌》、《天狼星》、《曼佗羅》、《光》等,都是創新而突破傳統的代表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之一要數一九六五年首演的《瞬間》。這部作品的演出包括女高音、四個合唱隊伍及十三件樂器。最特別之處在於作品本身並沒有特定的開始、過程和結束時刻,演奏者根據本身的意願配合客觀條件來呈現作品。有部分學者將者部作品歸類為「偶然音樂」,斯托克豪森卻強調作品本身音效、語言與環境的統一性。

儘管斯托克豪森的部分作品試驗多於演繹,但是他無疑為二十世紀古典音樂開創了新天地。直至今天,他的許多創作觀念和音樂作品依舊被公認為當代音樂。他對現代古典音樂功不可沒,他的地位也是無可否認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