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孜寧
即使自二○一五年,我與孩子就一直在自學教育圈打轉,但多數時候,我家孩子是跟著體制教育規範上學,跟著體制教學放寒暑假,跟著考試。即使每次他哀嚎著學校有多無聊,同學有多調皮,老師有多討厭時,我馬上回應他:「那我們下學期開始就自學好了。」但都被他回絕,因為他說:「沒關係,因為我是去學校交朋友的!」
用「交朋友」的心態上學,日子似乎比較容易過得下去,加上孩子廣泛地參加各種美術、音樂、運動等社團或競賽,好像也沖淡了許多校園中不如意的事。這個暑假,他獨自到馬來西亞參加熱帶雨林學校的行程,另外再跟著嚮導領隊前往世界自然遺產的尼亞國家公園,實地踏著土地,經驗著書本上的地理知識,他自己常說:「這個時候我才有學到東西。」
於是,我們家最忙碌的時候就是假日,有時是忙著下田耕種採收,有時是忙著學潛水,有時是忙著學習如何在山野間生存,當大家的假期是吃喝玩樂時,我家孩子的假期是用身體學習生存技能;而當大家如火如荼地準備溫書考試時,我家孩子則是穩定地作息,每天上學「交朋友」。
如今,孩子從小學畢業,進入國中階段,在此之前,已經有無數過來人試著提醒或警告我:「國中課業很重哦!」、「國中教的內容比小學困難許多,要有考試不及格的準備哦!」雖然感謝各位媽媽朋友的好心告誡,但看著孩子單純、不知人間疾苦的天使模樣,想想算了,我們就還是維持「到學校交朋友」的學習態度,凡事盡己所能跟自己比賽,就像女兒過去在田徑跑道上,常常排名成績差強人意,但卻屢屢突破自己的最佳紀錄。
這十年來,我們一直用自己舒服的學習方式來面對社會挑戰,從來不參考學校考試成績,而是用生活經驗來驗證自己的學習程度。即使家中長輩一方面期許著孩子將來能走上主流教育,上大學甚至唸研究所拿文憑,但另一方面,也因真實看到孩子獨立自主學習並解決困難,似乎也稍稍放下社會框架,允許我們這對反骨母女繼續跌跌撞撞地走在自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