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竟能換浣熊、狐獴、鷹 特寵展亂象多 文/彤彤 |2025.08.31 語音朗讀 1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很多民眾在飼養前,不知道狐獴是群居動物。圖/123RF2023年,有大型連鎖夾娃娃機店擺出「假龍蝦」,吸引民眾夾到後換取「真龍蝦」。圖/張裕珍夜市撈魚遊戲雖未違法,卻易導致遊客不當飼養造成魚兒死亡,或任意放生破壞生態,對環境影響甚鉅。圖/Unsplash哈里斯鷹雖非保育類動物,但也不適合當寵物飼養。 圖/123RF國人熱衷抽獎,頭獎竟是浣熊。圖/123RF 文/彤彤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aiwan SPCA)本月11日在社群中發表調查員日誌,反映諸多民眾實例舉報,證實國內各地夜市、花市、夾娃娃店,仍經常發生理應悄失的「抽獎換活體動物」情事。國人特愛抽獎換贈品事實上,今年5月於台南舉辦的一場爬蟲展活動中,確實有業者以「一抽350元,買五送一」為號召,舉辦抽獎活動,最大獎的數個獎品中,竟然可兌換包含:巨人守宮、狐獴、浣熊及哈里斯鷹……等特殊寵物。據網路、實體動保媒體《窩窩》報導指出,現場業者於受訪時表示:國人特別愛玩抽獎遊戲,所以「浣熊特獎」在活動一開幕沒多久,就被熱情的民眾買走了,還剩狐獴、哈里斯鷹尚未贈出。而業者所列出的其他獎品,絕大多數都是外貌可愛的幼獸,只是受限於會場環境不合適展示,所以業者並未將這些特寵全部帶至現場。夜市條款准許撈魚龜雖然根據2022年公布、被俗稱為「夜市條款」的動保法修正案,禁止以賭博、娛樂、遊戲、營業或宣傳為目的,進行動物交換或贈與,但撈魚、撈烏龜等行為,歸屬於「傳統童年遊戲」,暫未列違法行為。不過,在2025年初農業部召開的異寵禁養政策討論會中,浣熊與狐獴已被列入禁養物種名單中。因此當這些稀有「特寵」竟然出現在爬蟲展獎品名單中,或將動物集中裝於一籠(有些動物應一籠一隻)於會場展示,或夾假龍蝦換真白蝦及波斯頓龍蝦……還是引起動保團體關注,並派員前往查訪,暸解是否涉及動物福利風險。魚龜鼠兔蝦當獎贈品為滿足民眾「玩遊戲換獎品」的喜好,台灣各地的夜市、花市或市場,常有攤商以活體動物進行遊戲或做為獎品,也有的以銅板價提供撈魚、撈烏龜、撈蝦取樂,或讓小白鼠走迷宮押寶下注,驅使文鳥來回走動撿籤算命,或以藤圈及塑膠圈丟擲套取鬥魚缸、打彈珠累計積分換天竺鼠、巴西龜或白兔,或是夾娃娃3個換1隻活體銀鼠、布丁鼠、倉鼠、小雞、小兔、兩棲爬蟲……其實早在2018年5月,就有夾娃娃機業者,獵奇的提供活體小龍蝦、螃蟹供民眾取樂,一周內便賺了2萬元新台幣,當時,因龍蝦等甲殼類動物是非脊椎動物,並不在《動物保護法》規範之內,導致主管機關無「法」可管,曾引起社會各界熱烈討論。獵奇夾活體竟無法管其後經濟部出面表示:放置活體動物的夾娃娃機台,將不會獲得通過,如申請後再改變內容物也將重罰。2020年,再度有民眾發現,有業者在抓娃娃機內置入小鸚鵡讓顧客夾取,鸚鵡無處可逃非常驚惶,身心明顯受到傷害。面對業者放置活體生物供民眾取樂的情況,高雄市動保處表示,一旦有民眾檢舉,機台業者的行為將因觸犯《動物保護法》,最重判兩年徒刑併科20萬至200萬元罰金,消費者如果害動物受傷也要罰。社會教育能撥亂反正但由於消費者對於以活體動物為獎贈品的操作手法十分買單,在歷年不同主辦方舉辦的爬蟲展、寵物展、親子活動中,以活體動物作為抽獎獎品的情況所在多有,其中更以爬蟲展,最常見藉此以廣招徠,反映出業者頗熱衷於「消費者導向」的行銷手段。特殊寵物動物福利推廣教育講師莊棨州指出,大多數爬蟲展的主辦方,皆缺乏對攤商的實質約束力,所以面對「以動物幼體作為贈品、販售品」的行為,唯有透過社會輿論的關注與批判,才有可能推動制度與產業文化的改變。缺乏約束力輕忽生命莊棨州表示,哺乳類動物的幼崽外觀普遍吸引人,很容易讓人忽視其未來的成長變化與實際飼養需求,導致犬貓長大後往往容易被棄養,蘇卡達象龜、鱷龜等特殊寵物,也有類似風險。莊棨州提醒,透過抽獎獲得動物,與經過深思熟慮、自主篩選動物後再進行飼養的心態截然不同。他呼籲消費者與業者都應該審慎思考,畢竟,抽獎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不僅無法保障動物的品質、與飼主間的適配性,也是阻礙寵物產業朝向精緻化發展的絆腳石。從源頭減少不當飼養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呼籲,與其事後挽救,不如從源頭減少不當飼養。換言之,民眾最好不要參與這類型的活體遊戲,因為消費者的一次選擇,就是對攤商的一次表態。當沒有人再為了遊戲的挑戰買單時,這樣的遊戲角落自然會減少。「動物不是獎品,生命不是遊戲。」生命教育無法透過「抽獎換動物」來學會愛,而是應該透過尊重生命,從小培養正確的飼養與觀念。動物當獎品 命運難卜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表示,雖然依據農業部「夜市條款」,經營撈魚的攤販並不算違法,在這些看似歡樂、無害的販售型態背後,其實有著相當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分析如下:˙這些活生生被當成獎勵品的動物,都被擺放在狹小簡陋的容器中,基本未達動物最低習性所需要的展示空間。˙有時候連最基本的遮蔽與飲水都沒有,動物被迫承受強光噪音、不適當的環境溫度。˙動物往往頻繁被驚擾與搬動,形成恐慌與折磨。˙中獎者帶走時,動物僅被裝在極簡陋的紙盒、塑膠容器中,往往在運送途中備感壓迫,甚至自殘或死亡。˙多數人未做好飼養前的準備與知識,導致衝動領回後很快出現不當飼養和棄養,也可能造成反覆轉手或遭棄養情事。˙由於取得門檻低(銅板價就能擁有),當動物有健康狀況需醫療時,診治費用高或需頻繁就醫,眾多飼主往往無心醫治,甚至認為「死了就算了」。換言之,這些活體動物對攤商而言,只是吸引目光、刺激消費的物品。即便有些業者提供「回收管道」,接受得獎者退回動物,但這些動物原本有機會過得更好,只因被當成「遊戲的附贈品」,命運瞬間轉向,也和護生理念背道而馳。 前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02南天寺沉浸式體驗 在地宗教教師認識佛教2025.08.2603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2025.08.2604首屆三好音樂節 融和蔬食永續2025.08.2605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2025.08.2606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12025.08.2608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2025.08.2609迷走神經 影響心理健康2025.08.2610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悍猴很識貨 專搶精奢品台灣是蛾類王國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 作者其他文章岳明國中小七年級 靠洗車手作募款赴尼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