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竟能換浣熊、狐獴、鷹 特寵展亂象多

文/彤彤  |2025.08.31
190觀看次
字級
很多民眾在飼養前,不知道狐獴是群居動物。圖/123RF
2023年,有大型連鎖夾娃娃機店擺出「假龍蝦」,吸引民眾夾到後換取「真龍蝦」。圖/張裕珍
夜市撈魚遊戲雖未違法,卻易導致遊客不當飼養造成魚兒死亡,或任意放生破壞生態,對環境影響甚鉅。圖/Unsplash
哈里斯鷹雖非保育類動物,但也不適合當寵物飼養。 圖/123RF
國人熱衷抽獎,頭獎竟是浣熊。圖/123RF

文/彤彤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aiwan SPCA)本月11日在社群中發表調查員日誌,反映諸多民眾實例舉報,證實國內各地夜市、花市、夾娃娃店,仍經常發生理應悄失的「抽獎換活體動物」情事。

國人特愛抽獎換贈品

事實上,今年5月於台南舉辦的一場爬蟲展活動中,確實有業者以「一抽350元,買五送一」為號召,舉辦抽獎活動,最大獎的數個獎品中,竟然可兌換包含:巨人守宮、狐獴、浣熊及哈里斯鷹……等特殊寵物。

據網路、實體動保媒體《窩窩》報導指出,現場業者於受訪時表示:國人特別愛玩抽獎遊戲,所以「浣熊特獎」在活動一開幕沒多久,就被熱情的民眾買走了,還剩狐獴、哈里斯鷹尚未贈出。而業者所列出的其他獎品,絕大多數都是外貌可愛的幼獸,只是受限於會場環境不合適展示,所以業者並未將這些特寵全部帶至現場。

夜市條款准許撈魚龜

雖然根據2022年公布、被俗稱為「夜市條款」的動保法修正案,禁止以賭博、娛樂、遊戲、營業或宣傳為目的,進行動物交換或贈與,但撈魚、撈烏龜等行為,歸屬於「傳統童年遊戲」,暫未列違法行為。不過,在2025年初農業部召開的異寵禁養政策討論會中,浣熊與狐獴已被列入禁養物種名單中。

因此當這些稀有「特寵」竟然出現在爬蟲展獎品名單中,或將動物集中裝於一籠(有些動物應一籠一隻)於會場展示,或夾假龍蝦換真白蝦及波斯頓龍蝦……還是引起動保團體關注,並派員前往查訪,暸解是否涉及動物福利風險。

魚龜鼠兔蝦當獎贈品

為滿足民眾「玩遊戲換獎品」的喜好,台灣各地的夜市、花市或市場,常有攤商以活體動物進行遊戲或做為獎品,也有的以銅板價提供撈魚、撈烏龜、撈蝦取樂,或讓小白鼠走迷宮押寶下注,驅使文鳥來回走動撿籤算命,或以藤圈及塑膠圈丟擲套取鬥魚缸、打彈珠累計積分換天竺鼠、巴西龜或白兔,或是夾娃娃3個換1隻活體銀鼠、布丁鼠、倉鼠、小雞、小兔、兩棲爬蟲……

其實早在2018年5月,就有夾娃娃機業者,獵奇的提供活體小龍蝦、螃蟹供民眾取樂,一周內便賺了2萬元新台幣,當時,因龍蝦等甲殼類動物是非脊椎動物,並不在《動物保護法》規範之內,導致主管機關無「法」可管,曾引起社會各界熱烈討論。

獵奇夾活體竟無法管

其後經濟部出面表示:放置活體動物的夾娃娃機台,將不會獲得通過,如申請後再改變內容物也將重罰。2020年,再度有民眾發現,有業者在抓娃娃機內置入小鸚鵡讓顧客夾取,鸚鵡無處可逃非常驚惶,身心明顯受到傷害。

面對業者放置活體生物供民眾取樂的情況,高雄市動保處表示,一旦有民眾檢舉,機台業者的行為將因觸犯《動物保護法》,最重判兩年徒刑併科20萬至200萬元罰金,消費者如果害動物受傷也要罰。

社會教育能撥亂反正

但由於消費者對於以活體動物為獎贈品的操作手法十分買單,在歷年不同主辦方舉辦的爬蟲展、寵物展、親子活動中,以活體動物作為抽獎獎品的情況所在多有,其中更以爬蟲展,最常見藉此以廣招徠,反映出業者頗熱衷於「消費者導向」的行銷手段。

特殊寵物動物福利推廣教育講師莊棨州指出,大多數爬蟲展的主辦方,皆缺乏對攤商的實質約束力,所以面對「以動物幼體作為贈品、販售品」的行為,唯有透過社會輿論的關注與批判,才有可能推動制度與產業文化的改變。

缺乏約束力輕忽生命

莊棨州表示,哺乳類動物的幼崽外觀普遍吸引人,很容易讓人忽視其未來的成長變化與實際飼養需求,導致犬貓長大後往往容易被棄養,蘇卡達象龜、鱷龜等特殊寵物,也有類似風險。

莊棨州提醒,透過抽獎獲得動物,與經過深思熟慮、自主篩選動物後再進行飼養的心態截然不同。他呼籲消費者與業者都應該審慎思考,畢竟,抽獎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不僅無法保障動物的品質、與飼主間的適配性,也是阻礙寵物產業朝向精緻化發展的絆腳石。

從源頭減少不當飼養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呼籲,與其事後挽救,不如從源頭減少不當飼養。換言之,民眾最好不要參與這類型的活體遊戲,因為消費者的一次選擇,就是對攤商的一次表態。當沒有人再為了遊戲的挑戰買單時,這樣的遊戲角落自然會減少。

「動物不是獎品,生命不是遊戲。」生命教育無法透過「抽獎換動物」來學會愛,而是應該透過尊重生命,從小培養正確的飼養與觀念。

動物當獎品 命運難卜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表示,雖然依據農業部「夜市條款」,經營撈魚的攤販並不算違法,在這些看似歡樂、無害的販售型態背後,其實有著相當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分析如下:

˙這些活生生被當成獎勵品的動物,都被擺放在狹小簡陋的容器中,基本未達動物最低習性所需要的展示空間。

˙有時候連最基本的遮蔽與飲水都沒有,動物被迫承受強光噪音、不適當的環境溫度。

˙動物往往頻繁被驚擾與搬動,形成恐慌與折磨。

˙中獎者帶走時,動物僅被裝在極簡陋的紙盒、塑膠容器中,往往在運送途中備感壓迫,甚至自殘或死亡。

˙多數人未做好飼養前的準備與知識,導致衝動領回後很快出現不當飼養和棄養,也可能造成反覆轉手或遭棄養情事。

˙由於取得門檻低(銅板價就能擁有),當動物有健康狀況需醫療時,診治費用高或需頻繁就醫,眾多飼主往往無心醫治,甚至認為「死了就算了」。

換言之,這些活體動物對攤商而言,只是吸引目光、刺激消費的物品。即便有些業者提供「回收管道」,接受得獎者退回動物,但這些動物原本有機會過得更好,只因被當成「遊戲的附贈品」,命運瞬間轉向,也和護生理念背道而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