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在大阪世博壯闊的世界最大木造建築「大屋根環形迴廊」下,歌手張雅淳抱著月琴悠悠唱起恆春民謠〈思想起〉。雯翔舞團兩名舞者一俯一仰地躺著,用身體幽默詮釋台灣信仰特有的「聖筊」文化;並以翻滾、彈跳等流暢的舞蹈〈擲筊〉,向觀眾展現台灣人習慣向神明提問的「博筊」文化。從昨天起,九組台灣表演團隊以〈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為主題,一連三天在世博夢洲園區Pop-Up Stage North主舞台演出,宣告台灣文化前進大阪世博。
文化部在大阪市中心舉辦的「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系列展演活動,二十日告一段落。時隔一周,台灣九組表演團隊正式進入大阪世博夢洲園區演出。
〈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由導演杜思慧、音樂總監卓士堯籌畫。開場是「新勝景掌中劇」帶來的「酬神戲」;接著在「不二擊聲音製造所」動人心魄的北管鼓聲中,兩名神將緩步上台。隨後調子一轉,原民歌手桑布伊獨唱後,加入希望合唱團清亮的童聲,一起唱出對神的敬仰和土地的關懷。最後九個團隊集體大合唱〈歡聚歌〉,氣氛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