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帶頭搶救 百年溫泉小鎮重生

 |2025.08.27
57觀看次
字級
位於羅馬尼亞伯伊萊海爾庫拉鎮的海神皇家浴場,早已關閉,鍛鐵橋殘破不堪。圖/法新社
一群年輕義工建築師,正重建伯爵夫人步道與伯爵夫人泉。圖/法新社
一群遊客在年輕建築團隊修復的景觀泳池,享受溫泉浴。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羅馬尼亞伯伊萊海爾庫拉鎮(Băile Herculane)是歐洲最古老的溫泉小鎮之一,如今斑駁牆面上滿布塗鴉、浴場殘破不堪。然而,荒廢數十年之後,一群年輕建築師正努力恢復這座曾吸引帝王駐足的古老溫泉勝地。31歲的建築師基里拉(Oana Chirila)笑著說:「有人說過,如果喝過伯伊萊海爾庫拉的泉水,你將永遠不會離開。」她8年前偶然來到這裡,立刻被群山與河流環繞的美景吸引,但同時也為破敗的浴場震驚。

皇帝度假勝地 擁139年歷史

基里拉與團隊的修復行動,只是近年羅馬尼亞公民社會一連串保護歷史古蹟行動的縮影,全國估計有約800處古蹟正處於嚴重腐朽或瀕臨坍塌的危險,其中部分甚至已被認定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這些困境源於羅馬尼亞自共產政權轉型為民主制度後的混亂過程,使眾多古蹟陷入「法律凍結」,無法獲得公共或歐盟資金進行修復。

建於1886年的「海神皇家浴場」(Neptune Imperial Baths),昔日以風景如畫和硫磺溫泉療程吸引無數名流造訪,包括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與皇后伊麗莎白(Elisabeth)來度假,甚至盛讚此處為「歐洲最美麗溫泉勝地」。

然而今日浴場大門緊閉、地上堆滿瓦礫殘片、雨水不斷滲入,儘管如此,仍有遊客駐足拍照,試圖透過破碎窗戶窺探往日輝煌。

目前基里拉與義工們僅能在建築外圍進行保護性維護,真正的修復工作仍受限於政府與私人業主間的法律糾紛,她坦言:「我們總是擔心它會突然坍塌。」

救古蹟 像診治敗血症病人

在切爾納河畔(Cerna River)、基里拉暱稱為「小浴缸」的3個簡易硫磺水池,成為遊客泡湯的替代選擇,這些水池、木造更衣亭與小涼亭,皆由她的團隊翻新建造,10多名學生正協助修繕伯爵夫人步道與伯爵夫人泉,讓古鎮重獲活力。

當地官員指出,這座僅3800人口的小鎮近年觀光人數持續上升,2020年約有9萬名遊客造訪,2024年已突破16萬人,除了溫泉療養,也吸引登山健行與攀岩愛好者。

羅馬尼亞建築師協會主席巴利奇(Stefan Balici)指出,像基里拉這樣的民間倡議近年不斷增加,「這是一堂公民如何介入遺產保護的課程」。在一個鮮少投資古蹟修復的國家,這種力量顯得格外珍貴。2019年,另一批年輕建築師也投入到伯伊萊戈沃拉(Baile Govora)的修復工作。

在巴利奇看來,若無這些義工介入,這座建築如今恐怕早已成為一堆廢墟,基里拉坦言,她有時覺得在海神浴場的努力「就像替敗血症病人包紮繃帶」,基里拉說:「但我們相信,因為有善良的人,它終將痊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