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65億蓋20年 大埃及博物館11月1日開幕

 |2025.08.26
49觀看次
字級
圖為大埃及博物館博物館展覽廳,去年10月展出一些法老的雕像。圖/新華社
觀光客6月造訪大埃及博物館,觀賞位在旁邊的吉薩金字塔。圖/新華社
展區配有虛擬實境、多媒體展示系統,結合高科技手法演繹古埃及歷史與文化。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斥資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5億元)、歷時20年興建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 GEM),原定7月3日開幕,但因6月以伊衝突延期後,埃及政府宣布將於11月1日正式開幕。這座位於吉薩金字塔旁的博物館,被譽為全球最大單一文明考古博物館,規模是羅浮宮的2倍、大英博物館的2.5倍。

部分文物 採開放式陳列

這座超現代風格建築外觀採用各式折疊處理三角石板,設計原型出自於台裔美籍建築師彭士佛。埃及政府在2003年從來自全球1557張的國際競圖中,相中彭士佛為大埃及博物館提供的原型設計構思,為其融和東西方、走中庸之道的設計理念所折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去年為大埃及博物館授予享有盛譽的「凡爾賽」建築獎(Prix Versailles Award),評為2024年全球最美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2005年動工,因2011年埃及革命及後續疫情一再延誤,直到前年10月才首度開放部分展廳試營運。首度開放的主展廳,占地1萬8800平方公尺,展出逾1.5萬件、最多擁有70萬年歷史的古文物,系統化呈現史前至希臘羅馬時期的埃及文明,分為12個區域,圍繞「社會」、「王權」、「信仰」3大主題。首度開放的主展廳內有不少古文物和雕像採開放式陳列,並未鎖在展示櫃中,為保安起見,遊客入場前須接受X光檢查,尖銳物品如小刀將和身分證件一起拍照存證後被保管。

70萬年古物 結合虛擬實境

展區配有虛擬實境、多媒體展示系統,結合高科技手法演繹古埃及歷史與文化。

這些古文物被運送到展廳陳列前,都已先進入博物館17個實驗室和修復中心中的其中一間,進行檢查和修復。有些文物是在搬運過程中受到損傷,也有如圖坦卡門的戰車和涼鞋,都已破舊不堪,鞋底甚至已經解體,串珠也已散落不全。透過文物修復師的巧思和巧手,才讓文物得以露面。

室內設計由德國Atelier Brückner操刀,照明由Bartenbach設計,整體空間透過層次分明的光線與材質變化,營造穿梭古今的沉浸式體驗。燈光以柔和金黃為主調,局部用寶藍、豔紅、粉紫等色調點綴,為整體土色系文物增添現代感。

目前仍有3個展廳尚未開放,包括圖坦卡門主題展廳、互動式的兒童博物館,以及展示古夫船的「古夫船博物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