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據統計,兒少遭詐欺人數8年翻3倍,第一線兒少工作者觀察,網路詐騙風險最大,有心人士會利用手機遊戲釣魚,不只騙財、還有數位性剝削可能。審計部提醒,網路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呼籲教育部與有關單位運用短影音等方式宣傳,提升兒少防詐意識及媒體識讀能力。
根據警政署統計,105年度18歲以下兒少遭詐欺人數863人,到113年度暴增近兩倍,達2346人,其中超過99%是12歲到18歲少年。114年度首季就已有1202名18歲以下兒少遭詐欺,超過112年度以前1整年統計人數。調查發現,兒少詐欺案件被害方式,以網路拍賣最多,其次一般購物詐欺、遊戲點數詐欺。
審計部指出,隨網路便利性與智慧型手機普及,網路犯罪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兒少個資保護意識不足,被詐欺及涉及性剝削風險逐漸升高,應持續針對各種詐欺樣態,滾動式檢討製作相對應宣傳教材加強宣導,提升防詐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