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日前公布去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不僅揭露疫後來台觀光客回升緩慢,數據更顯示首次訪台旅客比例大幅減少,連最基本的「吸引觀光客」都做不到。此外,有高達7成5的來台旅客不透過旅行社安排旅程,旅行社在入境觀光中的角色正快速邊緣化。
2019年,來台觀光數創下歷史新高,有1186萬人次來台,其中受訪旅客表示,來台主要目的為觀光的占比高達75%,其次才是探親或訪友。但2024年,觀光目的來台的旅客僅占65%。換言之,疫後「非來不可」的旅客增加,而「想來台灣玩一趟」的人在大量流失中。
更值得關注的是「新客源開發力道」的疲弱。調查顯示,去年首次來台旅客僅占46%,與2019年的57%相比,明顯衰退,且統計區間還從「3年」拉長為「5年」,在延長範圍後首次訪台比例仍低。
世新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表示,就2023年的數據顯示,來台旅客數總量減少很大部分是陸客的減少,且就算陸客訪台,來台目的也多是探親、商務需求,目前由於兩岸觀光互訪尚未恢復疫情前狀態,推估去年的數據也會是類似狀況。
觀光署表示, 會善用「混合式旅遊」概念,把公務或探親行程延伸成休閒體驗,讓硬性需求也能帶動觀光消費。至於首次訪台調查區間調整為5年,主要考量疫情期間國際旅遊中斷,若仍採3年統計將難以完整反映疫後新客源情況,今年已調整回3年首次訪台為區間。
調查還揭示高達75%來台旅客,不透過旅行社安排旅程,與2019年相比,激增了43個百分點。陳家瑜則認為,歷經疫情,產業都做了數位轉型,入境旅行社過去擅長團體行包裝,現在則要思考如何把套餐變成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