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會中區督導長會長 強化信仰動能

人間社記者陳淑貞台中報導 |2025.08.11
58觀看次
字級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區協會2日在佛光山妙法寺,舉辦「中區協會督導長會長聯誼會」,逾200位協會幹部、督導長、會長、佛光青年參與。圖/人間社記者唐鈺原
「中區協會督導長會長聯誼會」座談活動,清德寺住持慧龍法師(前排左3)、妙法寺住持覺華法師(前排左2)、協會長林宏弦(前排中)、檀教師鍾茂松(前排右3)等引導交流。圖/人間社記者徐安亮

【人間社記者陳淑貞台中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區協會二日在佛光山妙法寺舉辦「中區協會督導長會長聯誼會」, 透過讀書會與主題課程「向前有路──信仰與動能」,深化對佛光山核心理念「三好、四給、五和」的認識,汲取信仰的智慧,為推動人間佛教注入前行的力量。

在妙法寺住持覺華法師、中區輔導法師能勤法師及中區各道場法師的帶領下,中區協會長林宏弦號召逾兩百位協會幹部、督導長、會長、佛光青年及工作人員參與。

集體研討 生活中實踐佛法

妙法寺位於鐵砧山下、桂花泉步道起點,享有「鐵砧山下聞妙,桂花泉澗照佛光」之美譽。覺華法師於導覽中介紹道場歷史:妙法寺創建於一九六六年,由如莊法師與如敏法師帶領弟子理群法師胼手胝足開山建寺,一九七二年正式命名為「妙法寺」,占地兩千餘坪,並於二○○一年捐贈予佛光山,成為弘揚人間佛教的重要據點。

覺華法師亦展望妙法寺未來藍圖,包括新道場建設及作為佛光童軍「五和營地」之規畫,讓弘法與教育並進。寺中果樹、花卉與菜園交錯成趣,生氣盎然、綠意蓬勃,如同置身能量充沛的生態園地,令人身心舒暢。

讀書會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陳慧芬引領大家思辨,故事描述一位老人搭乘火車時,不慎將剛買的新鞋掉出窗外一隻,隨即也將另一隻拋出,因為他認為既然無法穿,那就成雙送人,也許會有其他人受惠。講師拋出問題:「若是你,會怎麼做?」激起熱烈討論。

佛光山清德寺住持慧龍法師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過的故事:長者為家人購鞋過新年,在途中卻轉贈給更需要的人,回家後對著急於找禮物的小孩,淡然說道「找得到是好兆,找不到是福報」。大家從討論中體悟:「愈能放下,愈自在;愈願承擔,愈具智慧」。

參透因緣 體現修行深廣度

主題課程「向前有路──信仰與動能」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教師鍾茂松主講,深入解析「三好、四給、五和」的佛法內涵與修行次第,將抽象教理轉化為可實踐的生活指南。

鍾茂松指出,「三好」對應身口意三業、貪瞋痴三毒、戒定慧三學等佛法基礎;「四給」涵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與四攝法;「五和」則從內在自心和悅至世界和平,「看見」自己、家人、他人、眾生、人間,逐層展現人間佛教修行的廣度與深度。他強調,修行應如「複利」般持續累積動能,「多元觀照」參透世間因緣,在衝突中尋得和諧,在矛盾中實現統一,於繁華中體悟不二之道。

座談交流環節中,副協會長陳吉祥與陳仲由分享接引新生代的經驗,新任區委張雅翠談及加入佛光會的心路歷程。能勤法師則以自身例子說明「度家人」的關鍵在於身教與言教的日常實踐。

最後,觀看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的勉勵影片,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林宏弦結語時,更立下宏願,未來將親自走訪星雲大師於世界五大洲創建的弘法道場,延續弘法利生的精神與願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