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積電昨日公布2025年7月營收報告,重新站上3000億元,達3231.66億元,月增22.5%,年增25.8%,受惠人工智慧(AI)相關應用需求成長,創單月歷史次高以及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7月營收為2兆962.11億元,年增37.6%。
台積電稍早法說會釋出本季展望,以美元計算,本季合併營收介於318億美元(約新台幣9500億元)至330億美元(約新台幣9800億元),以中位值計算約季增8%、年增38%;以1美元兌29元新台幣計算,營收介於9222億元到1.1兆元,毛利率會介於55.5%至57.5%。
台積上修今年營收 成長30%
台積電本季營收展望持續成長,主要受惠於AI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HPC)對3奈米和5奈米製程技術的強勁需求,為此,台積電並上修今年全年營收(以美元計算),將成長約30%,高於第1季法說會預估的25%。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半導體關稅將達100%,但因台積電在美生產製造可獲豁免,激勵台積電股價昨日盤中一度再寫1185元新天價,不過,此豁免是否也包括台積電在台灣生產的晶片輸美可獲豁免,因尚未公布實施細節,有待後續觀察。
財政部昨天公布7月進出口統計,出口金額達566.8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42%,為2010年6月以來、近15年最強增速,並已連續21個月正成長。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分析,台灣7月出口「氣勢如虹」,主要受三大因素激勵,一是高效能運算與AI熱潮擴散,帶動硬體設備與零組件升級;二是國際品牌科技產品進入新品鋪貨期;三是美國對等關稅尚未確定前,部分客戶趁寬限期加快採購。
蔡美娜說,即使在美國對等關稅陰影籠罩下,AI相關產品的出貨並未弱化,反而呈現「驚驚漲」態勢。
展望8月 科技大廠對需求樂觀
展望8月,蔡美娜指出,AI仍是出口成長主力,且大型科技廠對需求仍看法樂觀,像台積電在7月法說會中上修全年營收預測,其他廠商也多認為AI屬剛性需求,短期不受關稅等干擾,預估8月出口將落在510億美元(約新台幣1.52兆元)至532億美元(約新台幣1.58兆元)間,年增率介於17%至22%,有望達成連22紅。
同時,7月進口423.4億美元(約新台幣1.26兆元),則寫歷年單月的次高,年增20.8%。主要反映整體科技產業鏈的國際分工、因應整體AI熱潮,以及即將來臨的外銷旺季,帶動備貨需求。
展望全年出口,蔡美娜指出,受AI與科技創新帶動,加上我國科技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預期今年全年出口有望首度突破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9兆元),前7個月已達3399.4億美元(約新台幣10.1兆元),對美國、東協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皆創同期新高。
但蔡美娜也坦言,出口結構仍然有不平衡的現象,近幾個月礦產品、塑化、基本金屬等原物料進口持續疲弱,反映傳產對未來外銷前景偏保守,加上美國針對傳統產業的對等關稅壓力,短期內傳產出口,難見明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