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學校營養午餐「價低者得」,導致外國人吃得到高雄出口白米、高雄孩子卻吃不到在地好米,為此美濃農會低於成本競標,虧本200萬元供應114學年營養午餐300公噸「高雄147」、約占全市10%,讓學校準備搶訂;議員則盼市府補助,讓更多學童吃到在地好米。
高市農業局長姚志旺說,農糧署以公開競標方式選擇優良廠商,美濃農會很有心,賠錢也要做,目前先試辦,後續協助推廣,讓更多消費者吃到在地稻米。
美濃農會與農民契作「高雄147」品種稻米,年年熱銷,上月起外銷南非;學校午餐用米(簡稱學午糧)採購產銷履歷驗證食米可獲補助,競標後約每公斤40元,然而良質米生產成本較高,售價每公斤56元起跳,學午糧常被外縣市糧商低價標走。
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說,國人食米量逐年降低,若營養午餐的飯不好吃,小孩長大怎會喜歡吃米飯,此問題反映多年無法解決,今年索性標下300公噸推廣,以每公斤43元賣給學校,預估至少虧損200萬元。
「稻米供應涉及國安考量!」鍾清輝說,國人不吃台灣米,農民失去市場支撐,種植面積會日益萎縮,不利台灣糧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