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魯
一位畢業已逾十年的學生日前邀我便餐,餐後我如往常一樣起身結帳,卻被櫃檯告知已有人先行買單了。回家後,我傳了簡訊向他致謝:「被當年在校學習的『小朋友』請客吃飯,深感欣慰。」
他隨即回信說:「這十多年來一直都是老師請我,今天終於輪我回請一次。也想藉著這個機會謝謝您當年借了我七萬元要我放在身邊『壯膽』,這筆錢讓我安心度過了求學階段最為艱難的時段。每每回想起來,都由衷地感謝老師的照顧與恩情。」
若非他主動提起,我早已淡忘這件發生在近十年前的往事。那筆錢的金額雖然不大,背後卻蘊藏了一段值得回味的師生情誼。
這筆「借款」的緣起,實際上出自另位比他年長幾歲的研究生畢業前向我吐露學費無著的憂心,但又不好意思再向家裡伸手,只好鼓起勇氣詢問身為論文指導教授的我能否借他一筆錢撐過最後一學期。聽完他的請求,我未加思索便問:「需要多少?」他略加沉思後說,「連同學費與生活費,七萬元應該足夠了。等畢業後找到工作有了積蓄,當即如數奉還。」
果不其然,他畢業後僅約半年左右就如約回校還清了這筆錢。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那位請我吃飯的同學也來找我指導畢業論文,閒談中得知他求學期間家裡出了些狀況,從大學開始就一直在校外打工度日,生活相當拮据。了解他的處境後,我便問他是否願意把這筆剛收到的七萬元帶走權充「生活備用金」,他沉吟片刻後點頭答應了,這筆「回籠資金」於是有了新的去處。
畢業後,幾經歷練他逐漸站穩了職場腳步,如今已是獨當一面的小主管。生活漸入佳境後也成家立業生子,那筆七萬元當然早在畢業之初就已如數歸還。
這次他特地作東請客,還提前到餐廳搶先結帳,知恩圖報之心著實令我感觸良多。臨別時,我叮囑他好好照顧自己與家人,繼續努力工作,日後必能在職場更上一層樓。
回顧我的教學生涯,「借學生錢度日」的經驗實屬罕見。而這筆七萬元的金額雖然不大,卻傳遞了師生之間難得的信任與溫暖,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教書育人不忘初心,方能不負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