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莉貓
我「敗家」一向很有原則:價格與需求秤斤論兩,若欲望太過超現實,便退而累積鈔能力。多數時候,過程既期待又雀躍。唯獨有次卻敗得體無完膚──為了當時的前任。
那時我被淹沒在畢業論文的實驗數據裡;而他卻沉溺於某女同事的溫柔鄉,言笑晏晏,形影不離。情人節將至,我想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刷份厚禮,試圖把失序的感情列車導回正軌。逛街時,指尖滑過冰冷櫥窗,腦中卻上演著荒謬偵探劇:是我太枯燥?心思不體貼?還是那位用聰明美貌硬生生把我擠成了三姐?
最終,我手心沁汗,拎回沉甸甸的紙袋:一只昂貴的腕錶,還附贈一盒由五百張合照精心拼製的蒙太奇拼圖。力拼敗部復活的當晚,將禮物放上茶几,荒謬的念頭隨之竄出:這是在「送禮」,還是在為這段感情「送終」?
紙盒的稜角刮傷掌心,像極不祥的預兆。果不其然,這份禮物厚葬了那段早已腐朽的情感,一齊石沉大海,連滴水花也沒濺起。
那場豪擲,輸得我血本無歸。心口像被剜了深深一刀,痛得真切,卻也奇異地劃下了一道止血線。多年後回望,若非那場蝕骨灼心的敗局,我或許無法在廢墟裡睜開眼,看清自己的定位;無法遇見此刻牽手的摯愛,也無法擁有懷中天使般的孩子,更遑論組建腳下這方踏實溫暖的家園。
如今為所愛之人「敗家」:他愛吃的起司蛋糕、她的奶粉繪本……刷卡的剎那,心底漾開的,是堅定而心甘情願的暖流。
感謝那次徹頭徹尾的完敗──讓我,終於「敗」了個幸福甜蜜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