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九歲男童奇奇連續多日高燒不退,伴隨咽喉疼痛、扁桃腺紅腫化膿、粗糙紅疹及手指脫皮,家人帶其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兒科部李致任醫師檢查,發現奇奇舌頭呈現凹凸不平的「草莓舌」,咽喉培養確認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確診為猩紅熱。經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奇奇退燒,紅疹逐漸消退,恢復良好。
猩紅熱由A群溶血性鏈球菌引起,好發於五至十五歲學齡兒童,常見於冬末春初。初期症狀似感冒,包括喉嚨痛、發燒、頭痛、嘔吐等,易被忽視。其特徵為「草莓舌」、砂紙般紅疹及指尖脫皮。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中耳炎、肺炎、腎絲球腎炎或風溼性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
李致任醫師強調,猩紅熱傳染性強,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學齡兒童因群聚環境易感染。家長應留意孩子不尋常症狀如紅疹或持續發燒,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併發症。
他說明,診斷方式以臨床症狀為主,必要時進行咽喉培養檢查確認病原菌,治療上則以盤尼西林或安莫西林等抗生素為主,療程約十天,即便症狀緩解也須完整服藥,避免復發或抗藥性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