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被外媒喻為行人地獄,最新一項研究證實,主凶為高齡駕駛,75歲以上高齡駕駛位居「脆弱用路人」事故死亡禍首,風險為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75歲以上的無照高齡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死亡事故風險,更提高至3.18倍。
近日多起高齡駕駛車禍事故,引發熱議。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昨舉辦「高齡駕駛管理政策行不行?交通傷害防治與長者行動權平衡研討會」,研究團隊彙整分析2011年至2023年交通事故資料庫逾42萬6000多筆汽車事故案例。
研究發現,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行人、自行車及摩托車騎士)」死亡率位居各年齡層最高,為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再者,駕駛年紀愈大,致死創傷風險也愈高,65歲駕駛每加1歲,行人死亡事故風險增加4.5%,75歲駕駛每多1歲,行人死亡創傷風險大幅提高11.3%。
此外,高齡駕駛造成自身傷害也與年紀呈現正相關,65歲以上汽車駕駛每增加1歲,自身死亡創傷風險分別增加8.8%。
調查也發現,高齡、無照的駕駛造成交通事故傷害,最為嚴重,以65至74歲駕駛族群為例,如無照駕駛,「脆弱用路人」死亡事故風險增加1.82倍,75歲以上無照駕駛則提高為3.18倍。分析行人死亡交通事故,75歲以上無駕照者肇事風險為41至64歲無駕照者3.25倍。
學者表示,高齡駕駛所接受的交通教育並不完善,建議將宣導重點放在4、5年級生。再者,各地交通環境不同,高齡駕駛政策應因地制宜,以對症下藥。
交通部表示,公路局積極研擬考照、回訓、換照等新措施,在高齡換照部分,正研議是否下修換照年齡、提高認知功能檢測難度,或增加實地訓練、教育講習課程等,預計下半年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