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近期針對美國全球軍事部署做分析,指美國目前在印太地區的姿態過於攻勢導向,且美軍的部署太接近中國大陸,不但可能在衝突爆發時面臨危險,也容易造成情勢升級,而非發揮嚇阻的功效;該報告也建議美國應撤離在台的500名訓練人員。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前顧問考德威爾(Dan Caldwell)和智庫「國防重點」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9日發布「全球軍事部署對齊美國利益」(Aligning Global Military Posture with U.S. Interests)報告。
建議駐韓美軍 大砍至1萬人
報告表示,美國近年來在印太地區部署太多硬實力,包括部署在菲律賓的「堤豐」(Typhon)中程導彈系統和派在台灣的500名訓練人員;報告認為,與其強化嚇阻能力,這些行為反倒刺激大陸加速平衡或反制美國,導致美中軍事競賽、提高戰爭的風險。
報告提醒說,由於對中開戰的代價極高,美國對於任何可能升級情勢的行為都應該謹慎思考,甚至應該避免。
另外韓聯社也報導,美國智庫「國防重點」9日公布報告,建議將美軍駐韓人數從目前的2萬8500人削減至約1萬人,理由是南韓未提供美國「無限制的緊急應變權」,如果美國在台灣海峽或其他地區與大陸發生衝突,南韓將反對美軍介入此類衝突。
這份「調整全球軍事部署以符合美國利益」報告指出,若南韓限制美軍使用駐韓部隊資源,來因應朝鮮半島以外的地區安全危機,美國駐軍規模應進一步縮減。
南韓總統李在明於今年總統大選時受訪,被問及若大陸武力犯台,他是否會協助台灣?李在明回說,他要等外星人入侵地球時才會思考此事。
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匡希恆及民主黨參議員羅森九日提出《台灣海底電纜韌性倡議法案》,目標是保護台灣海底通訊電纜,以防大陸灰色地帶策略。
美提法案 保護台灣海底電纜
匡希恆並指出,這項跨黨派法案,意在保護台灣關鍵通訊設施,嚇阻大陸的灰色地帶行動,並指台灣海底電纜近來成為大陸潛伏破壞的主要目標,威脅台灣安全和主權。
此外,北約祕書長呂特9日在與德國總理梅爾茨會晤後的聯合記者會表示,大陸軍艦部署已超越美國,擁有千枚核彈頭,並非虛張聲勢,正朝實戰化發展,大陸奪台企圖明顯;如果決定攻台,勢必聯合俄羅斯,製造事端使歐洲分身乏術。
對於呂特示警大陸持續擴張軍備,以強化武力犯台部署,我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昨表示,台灣做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民主成員,將持續與G7及北約等理念相近夥伴合作,共同捍衛印太及台海的和平、穩定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