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再三強調重視社會福利,關懷弱勢族群,事實上只在表面下功夫,在各地蓋豪華的社會福利大樓,這些建築物完工後,缺乏軟體設備及後續政策,花大錢蓋的大樓,閒置養蚊子,對露宿街頭的街友、獨居老人、貧困家庭等關心不足。
有些縣市關心街友,只在過年時提供暫時的避寒處,平時就不聞不問,還好有社會團體出面關懷。例如國際佛光會,每年都結合慈善團體投注關懷獨居長者、貧困家庭,包括到獨居老人的家,為他們健康檢查、捐贈之白米、發慰問金、棉被、民生物資等。
天主教也會動員居家服務員及志工,帶著年菜、春聯及水果慰問獨居老人,協助他們清掃住家環境,陪伴獨居老人過新年。以關懷的行動為獨居老人營造年節溫暖的歡慶氣氛。宗教團體的行動,就是要喚起政府重視弱勢族群、喚起社會對長者的關懷。
另外還有許多民間團體或個人,在農曆年前請街友吃飯,這些關心,只是暫時的,一次關心過後,下次不知是何時,街友和獨居老人的興心聲,政府可聽得到?民間團體的付出,政府似乎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