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首爾國際書展今日登場,台灣今年首度受邀擔任主題國,國立台灣文學館也跨海參與主題國館策展,展出內容聚焦「自然書寫」、「原住民文學」與「台灣文學獎金典獎」三大主題。
展區邀請作家吳明益、董恕明與平路舉行主題演講與譯者對談,並同步展出多項文學轉譯的文創商品,如取材自賴和與三毛相關藏品的摺疊傘,以及葉石濤紙膠帶等。
台文館表示,配合台灣主題國館「台灣感性」主題,在台灣文學展區從「自然書寫」、「原住民文學」及「台灣文學獎金典獎」等三大主題切入,每個主題均精選代表作家與作品,總計八十二種中、英、韓文主題選書於現場展示。
以自然書寫為例,從吳明益《複眼人》、劉克襄《風鳥皮諾查》、廖鴻基《討海人》、徐振輔《馴羊記》、黃瀚嶢《沒口之河》至郭彥仁(郭熊)《走進布農的山》及謝旺霖《走河》等,深度呈現台灣文學獨特風采與議題關懷。
另外在主題國館的書店區,則以「文學可以成為什麼?」主題,以微策展手法展出近年來受歡迎的文創商品,呈現文物活化、文學轉譯的成果與能量。
例如:取材自賴和與三毛相關藏品的「驟雨」、「酷暑」摺疊傘、台灣不同年代詩社作品衍生的「澄秋」、「沐月」雙層玻璃杯、作家手稿商品葉石濤「文學是地上之鹽」紙膠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