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今年實施個別總額新制,加上擴大癌症公費篩檢、新藥引入等讓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財務更具挑戰。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指出,健保當前面臨四大壓力,分別是高齡化、少子化、新藥新科技,以及擴大癌症篩檢帶出治療需求。他直言,明年度醫藥支出會隨著擴大癌篩而增加,應增加預算編列以因應需求。
2020年起,台灣邁入人口負成長。陳時中說,少子化讓健康且能繳保費的人變少,旦高齡化讓健保收支結構失衡持續惡化,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兩成,使用超過6成的醫療資源,另外新藥新科技雖帶來治療疾病的希望,卻也墊高健保支出負擔。
陳時中說,賴清德總統推動的健康台灣,目標在2030年,台灣的癌症死亡率下降3分之1,因此今年起擴大癌症公費篩檢,雖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節省長期成本,但短期內檢出即需治療,勢必拉高醫療支出,因此應透過個案管理,納入飲食與健康指導,而非僅限於醫療治療本身。
衛福部預估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的低推估、高推估分別為2.942%及5.5%,若依循往年經驗採高推估,形同安全準備低於1個月水準,恐怕得思考調漲保費。但衛福部長邱泰源曾表示「基本上不會調高」,但陳時中強調,邱展現顧健康也顧荷包的態度,但最終還需健保會中各方代表協商。